|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3)施肥次数与配比在茶园施肥中,追肥次数可适当多些、使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季节分布比较均衡,在茶树生长的各个高峰能吸收到较多的养分,以利增加茶叶全年产量。每年施2次的为:春茶前施60%,夏茶前施40%。每年施3次的为:春茶、夏茶、秋茶前,分别施40%、30%和30%,或50%、25%和25%。每年施4次的为:春茶前施40%,夏茶前20%,三茶前施20%,四茶前施20%;氮、磷、钾的配比在2~4:1:1的变幅内灵活择用。
(4)有机基肥施用方法 ①深度,深挖20~25厘米肥料沟施入。质地粘重的黄泥土,可适当深施以利改土培肥,使根系深扎;砂质土宜适当浅施,以减少淋溶损失。②时间。宜早不宜迟,以杭州茶区为例,一般“寒露”即10月8日前后即可施基肥,最晚不过“立冬”即11月8日左右。如与秋收冬种劳动力有矛盾,可提早至9月下旬进行。
(5)化肥使用方法 ①深度,常用的碳酸氢铵易挥发,沟施深度应达到10厘米,并随施随覆土。尿素可适当浅施。②时间,碳酸氢铵作春肥,适用期为茶芽鳞片至鱼叶开展时,即早芽种约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中芽种约3月中旬,迟芽种约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尿素配比碳酸氢铵提前5~7天施。夏秋季追肥,应选择在茶叶采摘高峰后施入。杭州茶区夏季追肥一般在5月下旬,秋茶在7~8月份,但不宜伏旱期施,应施在伏旱之前或之后。
3.名优茶采叶园的改造
(1)需要改造的中产采叶园的状况 ①单位面积产量按当地标准为亩产50~150千克。②园地基础基本具备高产条择。③树龄正处青、壮龄,茶树骨架基本健壮。但树龄失控,采摘面高低“两层楼”、“鸡爪枝”多,叶层乱。
(2)需要改造的低产采叶园的状况 ①单位面积产量按当地标准为亩产50千克以下。②树龄虽属青、壮年,但树势衰弱,骨架较差,枯死枝条增多,没有采摘面,不具备丰产型树冠。③园地和种植密度等基础条件尚好,有改造前途。
(3)中、低产采叶园的改造技术 实施改树、改园、改土、改管理的“四改”综合技术,并在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上下工夫。
改树:因树制宜,优选改造时期和方法。①改造时期。以春茶提早结束(5月15日左右)立即进行为好,确保新生枝叶在旱季到采之前萌发。②改造方法。中产茶园重点改树冠,方法为深修剪,即剪去采摘面上绿叶层的1/2、约10~15厘米的枝叶,使茶行采摘面基本平整,并控制树高在80厘米以下。低产茶园重点是更新复壮骨干枝架,方法为重修剪,于离地30与40厘米处剪去树冠,并清理细弱枝、病虫枝和枯死枝,为树冠复壮打好基础。
改园:即改变园相。①改零星分散为相对集中。②梯级茶园修梯保土。③疏理排灌水系统,做到“小雨不出园,大雨不泛滥”。④检修和增设茶园蓄水设施.
改土:①深耕增施有机肥。②加培客土、塘泥、生黄土及有机质丰富的表土,增厚土层。③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陡坡低产茶园修筑梯坎,保持水土。
改管理:改造当年,夏茶全养不采,三茶打头采,四茶留鱼叶采。中产茶园改造的第2年,一般即可正常投产,但应注意采养结合,改春茶前轻修剪为春茶后轻修剪。实施春茶留鱼叶采,中后期适当留大叶采,二、三茶前期留1大叶采,四茶留鱼叶采。低产茶园改造的第2年,以养为主,采养结合,即春茶前离剪口提高 12~15厘米处进行定型修剪,春茶中期留1~2大叶采,二、三茶前期留1大叶采,四茶留鱼叶采:第3年正常投产,改春茶前轻修剪为春茶后轻修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