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查看: 2235|回复: 1

[分享] 乌龙茶绿茶两相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嗜茶如命,我们知道茶的基本类型可细分为绿、青、红、白、黄、黑六种,而实为绿茶、青茶和红茶三足鼎立,青茶即乌龙茶。从表面上看,此种分类法主要与茶汤的色度有关,质地上是制作程序的差异。一般说来,绿茶的工艺流程只需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而红茶则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道工序,形成差异的关键在发酵与否:绿茶为不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而乌龙茶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属半发酵茶。从三种茶冲泡后的叶底观察,发酵在叶表形成的差异显然:绿茶的叶底多为暗绿色,红茶为红褐色,而乌龙茶则叶心呈绿色,叶缘为红色,即“绿叶镶红边”。更重要的是发酵与否直接影响到茶的有效成分,其中对茶叶富含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影响最为明显,无发酵的绿茶的含量远远高于乌龙茶和红茶。茶有保健和医疗功能,在提神、利尿、防龋齿和抗衰老方面,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功力相当,但研究表明,在明目、降血脂血糖及抑制癌基因方面,绿茶的作用要强于红茶和乌龙茶。我国乌龙茶产区的闽南和台湾的肝癌发病率要比绿茶产区的皖南和浙江高得多,我的两位嗜好乌龙茶的朋友皆患肝癌而英年早逝,我一直怀疑这多少与乌龙茶的防范或制约不够得力有关,当然这仅仅是臆断,还有待科研或抽样调查的证实。但另有最新的研究发现,绿茶漱口,可以预防流感,使得绿茶在保健方面更显风流。
   
不过,有人在泡饮功夫茶时之所以一叶障目,对乌龙茶情有独钟,更多的还是从滋味和性味上考虑:乌龙茶滋味浓醇,饮后回甘,口感独特。而绿茶性味偏冷,滋味偏淡,且带有“臭青味”,喝不来。似乎理由十足,其实这是对绿茶的浅识。绿茶的天地很大,产地几乎遍布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光是名品就有上百种之多,不像乌龙茶仅局限于闽粤台三省的部分地区,品种也屈指可数。绿茶的滋味极为丰富,“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和鲜醇回甘决不亚于特级的“铁观音”,而杭州“梅家坞龙井”色、香、味、形更与极品“黄金桂”难分伯仲。至于所谓“臭青味”,正是茶的原汁原味。说得和善或中性一点,所谓“臭青味”也可以讲成“草青味”,而茶的行话当为“青辛味”。此味在蒸青绿茶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蒸青绿茶是我国唐宋茶业的主导,“寒夜客来茶当酒”,这当酒的宋代蒸青绿茶就是“青辛味”浓郁扑鼻的。到了明清已逐渐为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所取代,明朝的《茶疏》称“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乾隆皇帝在他的《观采茶作歌》写道:“地炉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漫炒细焙有次地,辛苦工夫殊不少。”诗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已把“以火力发茶香”的炒青工序道个明白了。所以时至今日,“臭青味”已是一味难求。据我所知,目前仅有湖北的“仙人掌茶”和“恩施玉露”尚还延用蒸青工艺杀青。倒是日本茶道的抹茶、煎茶和玉露皆属蒸青绿茶的范畴,日本茶业大都将我国唐宋时期传去的蒸青工艺一直沿袭至今。福建有的茶厂如今所生产的蒸青绿茶完全是应客商的要求,全部用以出口日本的。可见“臭青味”也未必就是真臭,对其的回避或追求完全可以各取所需。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还觉得绿茶性味偏冷,尤其不适应于老年人。但从江浙一带来看,有部分离退休老人的闲适生活被概括成“上午人泡水,下午水泡人”,意指上午泡茶馆,下午泡澡堂,他们泡的都是地道的绿茶,并没有因此而冷坏了胃肠。其实乌龙茶也不是铁板一块的,乌龙茶的毛茶又称“溪茶”,发酵轻,加之烘焙有度,其口味性味与绿茶比较接近,近年来已越发走俏闽南星罗棋布的茶店与茶艺馆。放弃再制茶焦苦的浓香,而追求毛茶原汁原味的清香,已成闽南大众乌龙茶饮的发展走向。尽管一方人爱一方茶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儿,闽南功夫茶惟乌龙茶为上也不足为怪,但“世上只有乌龙好”的观念则与狭隘的地域意识不无关系。“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闭塞之壶,端起透亮的玻璃杯,到澄碧的绿茶境界乘“庐山云雾”,游“黄山毛峰”,迎“敬亭绿雪”,品“蒙顶甘露”……青山绿水任你神游。也可以尝试着把绿茶诸君一一迎入功夫茶的红陶壶里,相信无论是“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还是“韩信点兵”、“关公巡城”,当能体验出一份旧壶新茶的心旷神怡。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很有道理,但“萝卜白菜一起爱”更是理直气壮。本茶客倡导乌龙、绿茶两相宜:“有朋自远方来”,自然是“铁观音”、泥精壶、小陶杯,以传统和充满地方风情的功夫茶待客;而独自灯下研读,览阅中外,则泡上一杯云雾绿茶,那芽叶的亭亭玉立,那银毫的漫杯飞舞,瞥上一眼,就已醉了几分……如此愉悦,如此清福,真想与闽南的茶友诸君们共享。来来来,享受乌龙茶,也享受绿茶,在茶的天地里饮遍百泉千湖,品味三山五岳,潇潇洒洒坐拥一个更为丰美的“健康好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4-6-17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