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普洱茶
当你走进如今市场上到处都是的普洱茶店,看到各类形形色色的普洱紧压茶,诸如生态、有机、野生、野放、早春、谷花,看到各类形态紧压茶,如饼茶、陀茶、方砖什么的,没有人会怀疑这是一家普洱茶店,但可能它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洱,只不过是一家云南茶店罢了。这可能有些偏激,但不如此,我们将依旧糊涂并从本文中毫无所获。所以在这里不讨论广义上的普洱茶,也将普洱茶中的熟茶搁置一边,本文普洱特指经过时间陈化能够达到更利于品茗并产生美好滋味的真正意义上的普洱,它是普洱中真正的精华,是普洱因为年代而升值的关键因素,剥离鸡犬升天的杂乱现象,独独剑指获得成功的早期云南七子饼茶或者字号饼茶,这些成功经验除了时间因素,更绝对取决于茶种的选择,这些有着成功经验的普洱茶有着不容置疑的个性,它们都来自云南思茅周边极其南部的茶区,且茶种如果仔细辨别,虽然茶料选择有些差异,但基本为同种茶种。绝对不会包括泛云南的众多茶种。和龙井、铁观音等知名茶叶一样,它绝对不会是广义的,而是专指特制某一种茶。
据市场经济完全占据主导之前的数据显示,在云南的全部茶叶产量中,普洱约占1/10的产量,在90年代末的数据是约7000吨。这还包括当时内地销量占更多比重的熟普,真正可用来陈化的生茶产量可以想像是不多的,种植面积也不会是广泛的,而且这些产量几乎全部被香港茶商垄断。云南本地以及广大内地几乎都没有,只有广东还有很少的数量,但一般也被短期消耗了。这些字号饼茶经过历史的机缘和时间的磨砺,成为普洱陈化茶极品的典范。虽是巧合,但其中茶种是关键因素,绝对不该被市场忽略,并不是所有的云南大叶种茶都能如此,也更不是把茶压成类似形态就能达成。但今天普洱茶市场出现新兴市场的早期特征,概念混淆、* 商云集,敢把一切紧压茶都说成普洱茶。由于上面所说的该类茶种仅仅为云南茶叶中的1/10产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目前泛云南的茶叶源源不断地加入其中,我甚至怀疑云南周边广西、贵州引种的大叶种茶也在其中,当然还有更离谱的,今天在各类紧压茶中都大量出现小叶种的绿茶,可见市场需求旺盛已经达到疯狂。而那些已经退化的所谓野放茶,甚至包括野生乔木种茶叶也并行其中并被大肆炒作,并被冠以真正的天然极品普洱。
试对*商精心泡制的常见招数加以剖析:
1.偷换普洱茶拼配的概念
普洱茶拼配并不是什么拼配不同种的茶叶,而是指普洱制作选料和别的茶不同,一般既要芽尖,也要青状叶,甚至粗老茶叶和茶梗。偷换这个关键概念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把不同种茶叶并销,以获得暴利。就算因为生产管理模式并不能保证茶叶来源是同一个地区的,正规做法也是同一种茶叶,最多只是产地不同罢了。普洱茶和龙井、观音一样并不是不在乎茶种和产区范围,它同样是有个性的茶种,这里再次强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