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宽莲之后,又出了个叫日莲的和尚。日莲在日本可是大大有名的高僧,他继我国“天台宗”之法脉,开创“日莲宗”,其在沙门的地位和我国禅宗的达摩祖师差不多。此人极是聪慧,棋艺当然也很高明。在日本现存的古棋谱中,最古的当推日莲与其弟子吉祥丸(又名日朗)的对局谱。
这局棋据记载是弈于深草天皇的建长五年(1253),地点是松叶谷的草庵。其时日莲三十二岁,吉祥丸仅十一岁。不过,据后来日本考古专家之研究,断定此局乃系伪作,靠不住。倒是日莲创作的“十厄势”颇具匠心,可说是日本围棋史上第一个死活题。
所谓十厄势,是指十个解厄的妙手。
黑1虎后,A位和6位均有做眼余地,看似绝无被杀之危险。但被白2、4 妙手一发,却只能做出一只后手眼。以下,黑大龙为了求活,费劲心机;白棋杀法也凶狠无比。双方妙着层出不穷,“倒脱靴”、“双倒扑”等等攻杀手筋比比皆是。随着激战,全盘的子力都派上了用场,最后至黑85,终于在下边搞成个巧妙的双倒扑,反把白棋吃掉了。其中白4、10、16、30、38、64,黑 41、53、77、85都是妙手。
我国古代也有与之相仿的死活题,象“唐明皇游月宫”、“千层宝塔”等,但大都是往返征子,不如“十厄势”来得耐人寻味。故仅凭这“十厄势”,日莲和尚也颇值一提。
自日莲之后,三百年间,日本棋坛没出现什么有名人物,直到十六世纪中叶,第一世本因坊算砂出世后,棋坛才又热闹起来。
本因坊者,原是一个和尚的法号。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能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社会混乱,生计艰难,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拜在日渊和尚门下,法名日海,此时日海只有八岁。
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不消一年就把颂经念佛的功课全学会了,行有余力,忽然对前辈平日消闲的围棋大感兴趣,而且棋艺进展神速。这时日本的第一高手名叫仙也,住在东京,日海得空就去请教,数年功夫青出于蓝,仙也也输得无话可说,日海一时名声大噪。
在日海独步棋坛时,日本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已崭露头角,拨乱反正,征服四方,显得很有作为。这织田信长乃是个棋迷,连行军打仗时也要抽空弈上几局,耳闻日海大名,便约相见。本来织田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织田虽是武夫,却甚服输,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便称他为“名人”,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织田派大将丰臣秀吉率领大军去征服毛利。五月,又亲去增援,以明智光秀为先锋。六月一日在本能寺临时驻扎,闲来无事便召日海和另一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静坐观战。这局棋弈得变化莫测,结果竟搞出三个劫来,循环无穷,只得作和。弈毕,日海辞出,不想在途中遇上光秀的军队。原来光秀已倒戈反叛,眼见叛军金鼓隆隆,剑戟闪闪,杀奔本能寺。少顷,遥见寺中火起,织田就这样死在乱军之中。所以直到现在,日本棋坛还有一种“三劫不祥”的迷信。
日海感于织田的知遇之恩,痛心之余,居然在叛军得势的风头上,公开为织田大作水陆道场,其勇气确实难得。而且此后一年余中,他杜门不出,诚心为织田祈求冥福,连棋都停弈了。后来丰臣秀吉回师灭了光秀,闻得日海的义行,十分钦佩。秀吉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他的棋力和织田一样,对日海要受五子,于是索性拜日海为师,同时为日海立下了一个“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容誉,每天拨给若干担米的津贴。
这棋所设立不要紧,日后竟发展成了谁当上棋所,谁就能独揽棋界天下,棋所自然便成为棋士人人垂涎的肥缺。围绕着棋所之宝座,后来围棋四大家你死我活的斗争愈演愈烈,生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此是后话,按下不提。
在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号为本因坊,改名为算砂。这便是本因坊的由来。后来,至第二十一世本因坊退位后,本因坊不再世袭,成为一个比赛的名称,这便是现在日本的“本因坊战”,其冠军则称为本因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