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查看: 10632|回复: 17

有句成语请大家帮忙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书的时候有句成语不太明白,
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郭巨埋子式,割股疗亲式,卧冰求鲤式?
发表于 2007-7-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巨埋子

【汉】郭巨字文举。家贫,子尚幼,母减食与之。巨因贫难供母,子又分甘,乃乘子出,进食。一日,子溺毙,妻惶泣。巨曰:勿惊母。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盍埋之?妻不敢违,遂掘坑三尺,雷震子苏,见黄金一釜,上有字云云。

品评:
  姜履曰:埋儿事,诸儒皆非之。得林县人所传,始知“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之言,割慈忍爱,曲体母心者至矣,所以惊天地,泣鬼神。一釜黄金,得自凄怆之顷,而雷苏其子,破涕为笑,孰谓皇天无眼耶?

白话解释:
  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叫郭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儿子也还很小,郭巨的母亲就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省下来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而不能好好奉养母亲感到很难过,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出去的时候,再送食物给母亲吃。有一天,儿子不慎掉在水里淹死了,郭巨的妻子自然是又惊慌又伤心,痛哭流涕。郭巨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她老人家,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却不能再有了。赶紧把儿子埋葬了吧。”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他丈夫的话,于是他们就在地上掘坑,大约掘到三尺多深时,忽然一个霹雳炸雷,把儿子震苏醒了,这时地里出现了一坛子黄金,上面还写着字,说是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
发表于 2007-7-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巨塔”是我孩提时常常玩耍的地方,它位于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金店村(原名金提店)和大留村(原名留孙村)相隔三华里中间偏金店村一侧,实距金店村西300米处。故郭巨埋儿挖出金子处称“金提店村”。因为埋儿得黄金使得老母能把孙子留下来,故近邻大留村原名为“留孙村”。

    “郭巨塔”通高六米有余。底座为高2米宽1.5米成方型,面南开宽1米高1.5米宽圆型拱门。塔帽分六层,下层高约40公分,长宽约1.8米以此向上为梯形,顶层帽后40约公分,长宽约30公分。因地处风沙口地带,每逢风雨天塔身“嗡嗡作响,孩提时戏成“老娘儿纺花”。在周边沙滩挖“和尚”、拔“毛根”是孩提时一大乐趣,同时也为我村盛传一古时名人而自豪。郭巨何许人也:据明朝人蔡培元和李锡彤辑录的《二十四孝图诗合刊》在我国流传甚广,其中关于"郭巨埋儿"的故事就出在内邱县金店村。
发表于 2007-7-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邱县志》有记载,郭巨东汉人,原籍河南林县,因"家贫岁凶",讨饭流落到内邱县金提镇(即现在的金店村),给人帮佣度日,生活十分艰难。郭巨有一老母和一个不满三岁孩子。老母疼爱孙子,有饭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孙子。郭巨对妻子说:"本来能让母亲吃上饭就已很困难,再有儿子分享她的饭食,老人家恐怕就会饿死了。"夫妻为孝敬老人,忍痛抱着孩子来到野外,准备埋掉儿子。谁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个罐子,里面盛满了黄金。郭巨高兴地抱着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从此一家人再不为衣食发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传遍了天下。当时,郭巨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后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纪念。
     晋朝干宝所著《搜神记》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内容与《内邱县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处。《搜神记》中说:"巨史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两千万,三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举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黄金一釜。"从这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来并非穷到要饭的地步,只是因为兄弟分家,他才贫穷下来。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
发表于 2007-7-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埋儿奉母, 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另外,民间流传郭巨是“响马”出身,在河北一带发了大财,因怕乡亲们知道自己骤然变富引起祸端,就把一些金子埋到了内邱金提镇。后来,他回到老家河南,借口日子艰难又流落内邱,演出了一场埋儿得金的戏,不仅家道富足起来,而且他也因孝道一举成名。这样的传说之所以被某些记载所舍弃,显然是封建文人认为一个大孝子做过强盗,不大雅观,为了"磨砺风俗,维持教化",才大肆宣扬了郭巨埋儿天赐黄金的故事,并树之为忠孝的典型。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谈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写道:"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故事宣扬的愚忠愚孝与对待儿童的残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2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