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岩茶,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地钟气和,天独垂青,育成香肌,产为灵芽。大自然的钟爱,造就武夷岩茶高尚的品德。它与国际无我茶会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发为世人所瞩目、所向往。
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画图,有如人间仙境。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7.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山峰平均海拔650mm。因此,武夷山不仅有奇秀甲东南的奇山水,而且给武夷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孕灵滋雨露,钟秀自山川”,自古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素负盛名,正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岩骨花香之胜”。它独具一格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人为之神往。早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唐宋以来成为历代贡品,元大德年间(1302年),就于九曲溪的第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盛极一时。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更是蜚声四海,饮誉中外。大红袍为岩茶之王,堪称国宝。自从1981年获得大红袍无性繁殖育苗和在武夷山景区内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移栽成功后,并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所属的茶叶研究所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后代,保持了母本的优良特性,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可以推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积极推进无性繁殖和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现在大红袍无性繁殖后代,无论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培育的肉桂,为岩茶后起之秀。从1982年以来,已先后九次被评为国家级名茶和金奖光荣称号。特别是市茶叶研究所送评的肉桂,连续获得1992年首届和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名列前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