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俊王焦圈
在广安门大街糖房胡同内,俊王焦圈脆极了,不留神掉在地上,会摔得粉碎。
除了这些特色店外,北京城内的传统风味小吃店还很多,像菜市口的南来顺小吃店、西城区护国寺小吃店、隆福寺的隆福小吃店、大栅栏口的丽都餐厅一层,龙潭北里的红湖小吃店、北新桥的阳春小吃店、豁口的新城小吃店,都经营着蜜三刀、糖耳朵、马蹄酥、塔糕、豆腐脑等几十种北京风味小吃。您如果去防膳品尝宫廷菜点,也能尝到正宗的北京小吃。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味之称”。外国人又有“到北京,两件事,游长城,吃烤鸭”之说,可见其知名度了。吃烤鸭的最佳去处当是北京前门外、和平门、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到1999年7月,这家店已有135年历史了。如果从烤鸭的鼻祖杨仁全经营鸭子算起,那又要上推30年。
全聚德烤鸭的制作方法是挂炉烤制。首先要用独家拥有的佐料涂于生鸭之上,然后是掌握火候,火欠则生,火过则黑;烤好的鸭子要色呈枣红,鲜艳油亮,皮脆肉嫩,这样才是上品。
烤完的鸭子被训练有素的刀切手切成薄薄的片状,每一片上面既要有瘦又要有肥;然后摆在桌面之上,旁边是面饼、大葱、面酱等简单而味美的配料。将酱涂于饼上,再放上鸭片和大葱,用手卷成筒状,便可食用。吃烤鸭不多用筷子,用手的时候反而较多。
北京城中善制烤鸭的另一个大店,是位于崇文门外的便宜坊。便宜坊开业于1855年,比全聚德还早9年。
全聚德以挂炉烤鸭闻名,便宜坊以焖炉烤鸭著称。挂炉与焖炉的区别在于,挂炉使用明火,燃料为果木,以枣木为佳;焖炉使用暗火,燃料是秫秸、板条等软质材料。尽管两者的风味大异其趣,但都在一个“烤”字上下功夫,因此都被叫做北京烤鸭。
涮羊肉
冬季北京街头的餐馆,大都在街面处写着三个大字“涮羊肉”,三个字出现的频率之高,当属街头第一。
除了锅碗瓢盆以外,火锅是北京普通市民家中必备的生活用品,这一点正是北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大特色。我们由此可知北京人对于涮羊肉的偏爱程度。
涮羊肉的吃法也充满十足的平民味道。原料无外乎羊肉片、芝麻酱、韭菜花、卤虾油、冻豆腐、细粉丝、白菜等。待火锅烧开,围坐在一起的客人用筷子将肉片放入沸汤之中,一涮即熟,再蘸佐料,即可食用。
涮羊肉四季皆宜,但以冬天最佳。窗外大雪纷纷,一片寒冷景象;室内却热气腾腾,几个好友边吃边侃,又是一派火热的景象。
宫廷菜
宫廷菜是北京菜系中的一大支柱,体现了北京800年为都的历史特点,有着十足的贵族血统,过去不是一般百姓所能吃到的。今日,宫廷菜早已流入民间,虽然严格地保留着贵族风范,普通人却能一睹它的芳容了。
北京城中的宫廷菜很多,最为著名是北海公园琼岛北侧的仿膳饭庄和园内的听鹂馆餐厅。
满汉全席
夏日的北海公园晚风轻拂,斜阳普照。35位中外旅游者身着帝、后、妃和朝臣的服装,依次进入仿膳饭庄。他们是这家御膳馆成立70年来的第五批品尝满汉全席的客人,厅堂古色古香,餐具是写有“万寿无疆”字样的细瓷,服务员身着清宫服饰。雍容华贵、重礼仪、讲排场的皇家气氛在身边缭绕。
摆上桌面的菜肴共有130道,客人们分三个晚宴和一个午宴才最后吃完。满汉全席最多时的菜肴达到了134道热菜和48个冷荤,分六次才吃完这一举世无双的盛宴。
满汉全席取材之广泛可谓登峰造极,具体包括“山八珍”、“陆八珍”、“海八珍”三种。“山八珍”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蕨菜等; “陆八珍”为吃什蟆、驼峰、口蘑、玉皇蘑、凤抓蘑、玉米珍、沙丰鸡、松鸡;“海八珍”即鲨鱼翅、刺参、鲜贝、紫鲍、乌鱼蛋、鳘肚、鱼皮等。从材料上看,不仅广泛,而且珍贵,其中许多今天已成为保护动物,永远也吃不到了。满汉全席无疑是中国烹饪技术发展的一大高峰,同时,在一种食品中凝结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在世界上也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了。当然,除了满汉全席之外,仿膳也有的宫廷菜肴。
“全鱼宴”——中国一绝
听鹂馆在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内,原是慈禧太后听戏曲的地方。颐和园是清朝帝王的夏宫,所以听鹂馆的菜肴不仅有着宫廷风格,而且有着特色独具的夏宫风格,夏天来了,昆明湖内莲花荷叶盛开,御厨们便用莲子做冰糖莲籽汤,用荷叶做荷叶黄鱼和菏叶肉。秋天来了,菊花争奇斗艳,于是又有了菊花鱼锅。这类食品,取自自然,自有一种清纯的芳香。听鹂馆也以全鱼宴著名。偌大的昆明湖为餐厅提供了活鱼资源。厨师们可以用鱼做出50多种风味不同的食品,冷、热、汤类样样俱全。
“吆喝”交响曲
一位英国诗人在20年代就写了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小贩们用以招徕顾客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理发师手中的钳形铁铉会发出颤巍巍的金属声响,这是定音叉;磨剪子磨菜刀的吹的是长号,而收购废品者则使用小鼓。每一种乐器代表一个行当,坐在家里的主妇们只需听声音就能知道卖的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