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有句谚语:“unjoursansfromage, c’stunjoursanssoleil.”意思是说,对法国人而言,如果哪天少了奶酪,那天就没了阳光。而我却觉得,如果哪天他们的生活里少了咖啡,那他们一定会比没了阳光和奶酪还要无精打采。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
如果有一天你去法国观光旅行,在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香榭丽舍大道,蔚蓝色的地中海岸,或外省清静冷僻的街道,看到那些或富丽堂皇,或古朴雅致,或斑驳简陋的咖啡馆,建议你不妨进去坐一下,感受一下那里的环境和氛围。法国人曾对外国游客作过一个调查,被问及巴黎最吸引人的东西是什么时,许多人的回答不是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等脍炙人口的名胜,而是散落在巴黎大街小巷的咖啡馆。有人曾把咖啡馆比作是法国的骨架,说如果拆了它们,法国就会散架。徐志摩也说过, “如果巴黎少了咖啡馆,恐怕会变得一无可爱。”
回想起自己在法国读书的时光,课业繁忙,外加打工挣学费,那日子,若用寸金寸光阴来比喻,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时最奢侈,最愉悦的享受,莫若于难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溜达至步行街的露天咖啡座,要一杯热咖啡,对着马路坐下,在弥漫着咖啡芳香的阳光下,漫不经心,望着悠闲而过的各式行人。那份闲适惬意无以言表,只有亲临体会才会有一份属于自我的感受。
法国人的血管中流淌着拉丁民族热烈奔放的血液,他们热衷于高谈阔论,张扬自我。中世纪封建王朝年代,法国宫廷是法国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上流社会的沙龙一直引领着法国的大众文化和生活时尚。皇宫贵族轻松优雅、浪漫多彩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情趣。咖啡馆在百姓,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社交生活中传承的是贵族沙龙的某些交际功能。
法国人去咖啡馆不单单是为了喝咖啡,他们更多的是去那里放松身心。普通百姓喜欢凑热闹,聚会或聚餐,哪里人多就喜欢去那里。无怪乎在法国的普通餐馆中,服务生大多会把第一批客人安排在靠窗的桌边,然后点上一支小蜡烛。夜色降临时分,外边的客人会不由自主地被餐厅内摇曳的烛光、隐约的人影所吸引,去分享厅内温馨的空气。
不论你是一个学问深邃的哲学家,还是失意文人,潦倒的艺术家,放学下课的学生,只要要一杯热咖啡或其他饮料,你就可以在那里放松自己。当然,邀上几个朋友、同事或同学坐在那里谈天说地,交流思想,讨论功课,书写作业也无不可。一些孤独落寞的人,常会来此消磨难耐的时光,寻找心灵的慰藉。法国人崇尚的自由、平等、博爱常被浓缩在这不足百米见方的咖啡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