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后捧出的是十盒“缕金香药”: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水龙脑、史君子、缩砂花儿、官桂花儿、白术人参、橄榄花儿。其作用自与食用无关,推想只是让空气清新芳香而已。紧接着端出来十二品“雕花蜜煎”,有雕花梅球儿、红消儿、雕花笋、蜜冬瓜鱼儿、雕花红团花、木瓜大段儿、雕花金桔、青梅荷叶儿、雕花姜、蜜笋花儿、雕花橙子、木瓜方花儿,从命名不难想见其玲珑剔透的雕花造型。《都城纪胜》说,“蜜煎局专掌糖蜜花果、咸酸劝酒之属”,大类时下的蜜饯。接下来的十二道“砌香咸酸”,也属此类食品。其名依次为香药木瓜、椒梅、香药藤花、砌香樱桃、紫苏柰香、砌香萱花拂儿、砌香葡萄、甘草花儿、姜丝梅、梅肉饼儿、水红姜、杂丝梅饼儿。砌香咸酸似是一种特殊加工方法,以便在味觉上恰与前一类甜腻的蜜饯形成对比。
继砌香咸酸送上台面的是十味脯腊,有线肉条子、皂角铤子、云梦豝儿、虾腊、肉腊、奶房、旋鲊、金山咸豉、酒醋肉、肉瓜齑。铤子亦作脡子,指直长条的干肉。云梦豝儿的腌腊方法也许与算条巴子类似,《吴氏中馈录》记后者制法道:“猪肉精肥,各切作三寸长,各如算子样,以砂糖、花椒末、宿砂末调和得所,拌匀、晒干、蒸熟”。旋鲊似是一种肉末干,据《铁围山丛谈》记载,吴越王钱俶纳土入朝前不久,宋太祖特命御厨“创作南食一二”以备款待,御厨“仓促被命,一夕取羊为醢以献焉,因号旋鲊。至今大宴,首荐是味,为本朝故事”。张俊历经大世面,故也“首荐是味”。其制作方法有《吴氏中馈录》所记肉鲊条或可参考:“生烧猪羊腿,精批作片,以刀背匀捶三两次,切作块子。沸汤随漉出,用布内扭干。每斤入好醋一盏,盐四钱,椒油、草果、砂仁各少许,供馔亦珍美”。金山咸豉做法不详,《吴氏中馈录》记有水豆豉法,并说制成后“隔年吃方好,蘸肉吃更妙”,金山咸豉或许也是用来蘸其他脯腊的。《武林旧事》卷6另有“豝鲊”条,专记这类菜名有30种之多,除以豝、鲊命名者外,线条(即线肉条子)、算条、腊肉、皂角铤,乃至干咸豉、糟猪头、灸骨头也归入其内,则豝鲊已是脯腊食品的通称了。接着送上来的便是所谓“垂手八盘子”,有拣蜂儿、番葡萄、香莲事件念珠、巴榄子、大金桔、新椰子象牙板、小橄榄、榆柑子。这八盘虽也是时鲜水果,但以小果实为主,与首先端上来的以大果实为主的“绣花高饤八果垒”有所区别。至此,对高宗的第一巡招待告一段落。
高宗在张府也有些活动,例如推恩仪式等,这且略过不表。高宗再落坐后,第二巡款待开始。率先送上的是八盘“切时果”,分别是春藕、鹅梨饼子、甘蔗、乳梨月儿、红柿子、切橙子、切绿桔、生藕铤子。接着又是十二品时新果子,有金桔、葴杨梅、新罗葛、切蜜蕈、切脆橙、榆柑子、新椰子、切宜母子、藕铤儿、甘蔗柰香、新柑子、梨五花儿。继两批水果端上来的是前面登过场的十二品雕花蜜煎和十二道砌香咸酸。而后则是十二味“珑缠果子”,名目有荔枝甘露饼、荔枝蓼花、荔枝好郎君、珑缠桃条、酥胡桃、缠枣圈、缠梨肉、香莲事件、香药葡萄、缠松子、糖霜玉蜂儿、白缠桃条。据周密的另一著作《浩然斋雅谈》说:“俗以油饧缀糁作饵,名之曰蓼花,取其形似”,则荔枝蓼花是在荔枝肉外滚上麦芽糖之类的糖衣。而从珑缠的名称看,似乎都应在干鲜果实外裹缠糖霜之类的东西,时下仍归入蜜饯类消闲食品。待到再送上花色同前的十味脯腊,这第二巡吃食才算结束,而后正式的御筵才开始。在较正规的宫廷宴会上似都遵循这一程式,《武林旧事》记皇后归省,也是既有初坐、歇坐、再坐的下酒吃食和时果,又有皇帝赐筵的食单。这种在正式酒筵以前先铺陈干鲜果品的宴会习俗,也流行在一般士民之间,《水浒传》里不难找到有关的描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