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茶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傅鸿斌师傅是龙坞镇上著名的茶叶审评师,每年这里的第一泡茶都是由他来定价的。傅师傅对茶的掌握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任何茶叶只要拿到他面前,真龙井还是假龙井,是西湖区哪个山头,哪块地的龙井,甚至哪一天出的茶,他都能像神算先生一样立即给出答案。这也就是一个老茶人的价值之处,以自己发达的感官作为特长,再高的做假技术也瞒不过他的眼睛和舌头,就像一个活的标尺和精密的仪器,与老中医相似,有点越老越值钱的味道。傅师傅告诉我们,判断炒茶技术有平、扁、光、滑,色、香、味、形八个字,要达到真正的高手境界,并非一日之功,而且同样的鲜叶,著名炒茶师炒出的茶在定价上就高出许多。手工茶和机炒茶从外观上可以简单分辨,手工炒的茶色彩更加翠绿,却不像机器炒的颜色那样均匀,而机器炒的茶大小形状整齐划一,但叶子缺少生气和一种油亮的色彩,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差别。
古法制龙井茶全过程
一、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俗称摊青。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高级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炒制时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艺的人,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
二、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青锅、回潮和辉锅三道工序。青锅,即杀青和初步造型的进程,当锅温达 70-110°C时,涂抹少许专用油脂使锅内更光滑,投入约100克经摊放过的叶子,开始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约12-15分钟。
起锅后进行薄摊回潮,摊凉后经筛分,筛底筛面茶分别进行辉锅,摊凉回潮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
三、辉锅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锅温60-70°C,需炒制20-25分钟,锅温掌握低、高、低过程。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含水量达5-6%为适度,即可起锅,摊凉后簸去黄片,筛去茶末即成。
四、在西湖龙井茶的传统工艺里,龙井茶起锅后加工过程并未结束,必须经过“收灰”,把炒好的绿茶用滚包包装好,放在铺有生石灰的缸或坛子里。通过生石灰“收”掉新茶里的青草味、火气和水分,时间一般在半个月左右,这就是绿茶的“后发酵”,如同 “绍兴老酒”,有一个品质激活和酝酿的过程,要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西湖龙井茶,这个过程是千万少不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