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查看: 1344|回复: 0

[转帖] 浅谈乔木---普茶者,乔木为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接触普洱时,曾听某位“业内人士”云:“普茶者,乔木为上。”相信听过这句话的人不在少数吧,小弟当时便以此为重要根据,每每购茶选茶,皆问 “老板,此茶是不是乔木啊?”答案不说相信大家也能猜到,不日,又有人云:“什么乔木灌木,灌木不修剪了,那不就长成乔木了吗?”想想觉得甚是有理,岂不知不久又听说“所谓云抗xx号,属于无性扦插,没有主根,是故属于灌木”,于是心中嘀咕,那连主根都没有,何谈“长成乔木”之说呢?一直一来,此问题困扰着我,令我迷惑不解。   某日,于旧书摊得邓时海箸“普洱茶”,发现所谓“野放茶”“野生茶”等这些概念原来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感觉好像应该不是科学界的普遍认识,但是目前却流行于业界,并成为了普洱茶树种的“标准称谓”了。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乔木灌木渐渐的接触多了,其间出现了我曾提到过的“经典乔木”,还有那些“墨绿色没有锯齿的乔木”,还有会使人拉肚子心慌手抖的乔木等等,发现,原来不仅仅是乔木就是好茶,甚至以今年的很多易武乔木(真货)而论,我更愿意选择茶园茶,结合以往种种经历,于是就有了些想法,才疏学浅,勉强表述一下:

   乔木的基因:小弟认为,从可喝不可喝的角度上说,是由于茶树的基因直接导致的,详细的科学的我就不说了,从品饮的角度,暂时将其分为两类,可喝的茶,一般是人工驯化过的,沿用邓教授的命名称为“栽培型”而不可喝的,则多半是纯粹野生的,故名“野生型”顾名思义,此种茶树就象孙悟空一样,属于 “天生地养”。假设,几百年前,有一个种子,落到了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大成了一棵直立的茶树,虽然它是直立的,虽然它只是孤零零的一棵,看上去就是野生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肯定的说,这棵茶树就是“野生型”的,因为如果此树的种子是人工驯化过的树的种子,那么,它依旧是栽培型的,说到此,如何来判断乔木茶的基因呢?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很简单,喝一口即可,二者的口感天差地别,就不再描述了。

   乔木的形态:茶树自小发芽生长开始,如果没有受到人为的干扰,会一直向上长,这在生物学上叫做“顶端优势”,而如果在生长过程中树尖遭到人为的采摘,那么此时顶端优势就会遭到破坏,茶树就会向两旁生长。所以,一般茶树的形态上可以看出他遭受过的外界干扰有多大,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有的乔木茶树很直,业界称为“大叶种野生直立乔木”,这样的茶树很少,属于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所以基本没有人采。而易武村子旁边和山上的那些所谓“古树乔木”,形态上看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胖一些,有的高一些,有的朝左胖,有的往右胖,这其实是人为的采摘造成的。这样的茶树,一般业界叫做“大叶种野生乔木”(注意:此时差了“直立”两个字。)   说到此,不得不提一下“野放茶”,原因是市场上此类茶的叫法比较普遍,比如景迈的茶园,众所周知,被业界称为“野放茶”,其实我认为,那些茶树从基因上来说是“栽培型”,因为人工驯化过,从形态上来说呢,则属于“大叶种野生乔木”,如果抛开生态环境,树龄,和人工干扰等等因素而论,仅从分类学上来看,其实和易武的是一类,用业界流行的说法,都可归类为“栽培型大叶种野生乔木”。      乔木的生长环境:既然大家都是“栽培型野生乔木”,为何有的比较厚,有的比较薄,有的滋味浓,有的滋味淡呢,其实就是茶树的生存环境所导致,生存环境是一个比较广泛而复杂的问题,具体的条件和结果就交给科学界来研究吧,我们所能知道的一般是两点,1.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样的树种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所产出的茶叶是不一样的,这对于茶叶中的种种含量有很关键的影响。2.人工的干扰,和品质成反比,就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相同生长条件下,人为干扰越小的,品质越优。

   结论:小弟此文看似字多,大有“老奶的裹脚布之嫌”实际上想表达的观点很简单,不过两句话而已:1.常见的乔木普洱茶只有两类,一是栽培型,二是野生型。2.不要过分迷信乔木,乔木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决定茶质主要的原因还有生长环境和人工干扰等等因素。

   最后,大胆展望一下乔木的未来,据统计,易武每年的乔木产量在60吨上下,今年随着普洱茶浪潮的兴起,当地老百姓对茶树过度采摘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采前打药催肥的情况,鲜叶浸出物含量大幅下降,水分增加。据说,易武山的很多地方,往年四斤多鲜叶可晒一斤干茶,今年晒一斤干茶需要六七斤鲜叶。当地如不采取强硬措施,那么,随着普洱热浪,几年以后,易武乔木种的品质将会下滑到什么水平,小弟直接不敢想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veketx官方网站论坛,微器人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4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