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批量茶近距离接触
下面,切入正题,:
干茶:颗粒紧结度同铁观音没很么差别,不同的是色泽:乌褐色、没有任何青绿色,看起来就像老茶——但它不是,一做好就是这个样子。
茶香:清一色的火香风格,这种香味很容易接受,相比之下,一些铁观音甚至有诸如咸菜味、咸鱼味的怪异味道,给人感觉还不如单纯的火香哪。要注意的是,许多人会认为是陈味,认为茶放太久的味道,其实这类茶做好几天后茶香风格就是这样——轻发酵铁观音放上7、8年估计都不是这个样子,大家应注意区分概念的不同;
汤色:橙红色……有的混浊,有的较透明——混浊是指经过长时间沉淀后茶汤还是混混不透明(本图的是透明度较高地,看起来还可以把?)
口感:我喝过不少,大概是入口苦涩,回甘还是有的,少数产品甚至回甘不错,喝完了口中一般不会有不舒服、想要漱口的感觉,要不然谁喝啊?!奇怪的是,我见过一些铁观音十分怪异,喝完了喉干、或者是回苦(喝的时候不苦、喝完了反而感觉口中很苦),令人很难接受。大批量茶的这种特征可以说是唯一的:安溪、华安铁观音均为轻发酵类型,色泽青绿,即便档次再差外观还是会维持青绿,同批量茶的乌褐色对比鲜明;茶汤方面,批量茶色泽橙红居多、且汤色混浊,而零售渠道的铁观音/色种汤色以绿为美、黄中带绿为主流,即便没有绿色、也是淡黄色调,不可能到橙红色。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外观色泽如本文所述的乌龙茶,可肯定属于批量茶体系,品种以毛蟹为主,多种茶匀堆而成——只有一个例外:如果茶商直接向茶农定做高焙火的传统铁观音,外观上会与大批量茶非常相似、不可区分,但这样的茶极其少量、估计很少人会有机会遇到的。
四、总结
在广东地区,大批量茶的消费对象是酒楼、茶楼、大排档等场所居多,包括港澳地区。但由于价格便宜,也有不少这类茶流入到国内其他地区的零售渠道,考虑到路费成本以及经营规模较小等多种因素,我们认为这种茶在市面零售价格在50~70元/斤左右还算是合理的,口感很优秀的产品放宽到150元/斤尚属正常(毕竟茶商也要有一定的经营利润啊……)。对此我们不做具体表述,消费者根据本文内容应该可以有个基本的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