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查看: 2603|回复: 1

[转帖] 唐代茶叶产区产量和种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叶产区:陆羽《茶经》第八章,专门论述了唐代茶叶产区,他根据自然地理,把产区划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八个道,即八大产区43个州。遍及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南、贵州、四川等13个省。云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茶经》未列入。《茶经》所列产茶州只有43个,未能全面反映事实。笔者根据唐代诗歌、传记等史料,补列杨州、昇州(今属江苏),温州(今属浙江),庐州、池州(今属安徽),饶州、信州(今属江西),封州(今属广东),永州、朗州、岳州、溪州、辰州、沄州(均属今湖南),归州、施州(今属湖北),泽州(今属陕西),燮州、渝州、涪州、资州、嘉州、利州、茂州(今属四川、重庆)等24个产茶州,虽然诗歌,史料中所列的“州”与上述八大产区州的所辖地域范围不同,但足以说明唐代产茶区域之广阔了。

  茶叶产量:唐代茶叶产量史无记载。但根据税额、传记、野史等资料推测约为80万担,还有贡茶、私茶、礼品茶未包括在内,其产量可能要大于这个数字。

  茶叶种类:根据《茶经.六之饮》载有:粗茶、散茶、未茶、饼茶四种。唐代以生产饼茶为主,粗茶、散茶、未茶极少。粗茶可能是采摘粗老经简易制作的一种茶。散茶可能是指炒青茶。刘禹锡贬谪助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西山兰若试茶歌》有“须斯炒成满室香”之句,佐证中唐时期即出现了炒青绿茶。末茶是什么茶?较难理解,因为饼茶也要捣碎碾未才能煮饮。利用水力把饼茶磨碎成为一个品种是宋代的事。陆羽还把饼茶分成八个等级。

  关于采茶的季节,据《茶经.三之选》云:“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唐代提倡采摘细嫩的“明前茶”。四月采的茶可能是指气温偏低、季节较晚深山峻岭的野茶。看来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但是根据诗词和传记却有采秋茶的。唐代气温偏高,采摘细嫩,有利于茶树保养,少数地方采点秋茶完全是可以的。

  唐代的名茶不少,根据唐代李肇《国史补》记载有:“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这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名茶中以四川蒙顶茶为第一,号称“仙茶”。浙江紫笋茶,江苏宜(义)兴的阳羡茶同列第二。这些都属于国家级的名茶,还有很多地方级别的名茶,不胜枚举。茶中珍品,盛极一时。
发表于 2008-8-25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veketx官方网站论坛,微器人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9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