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灭亡后,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北方为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南方则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南朝时,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偏安一隅,不思饮马长江,恢复祖宗故土,反而大讲“名士”风度,沉湎琴棋书画、美女醇酒,据说这才是“真名士”的象征。因此,当时棋风极盛,不仅士人百姓喜欢下棋,连皇帝也耽迷于此道,而且下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好局”。
宋明帝,是南朝有名的围棋皇帝。他曾经别出心裁,设立了围棋州郡,命第十二子建安王刘休全为大中正,国手王抗等为小中正。有人可能会问,这“中正”职司何事?原来,魏文帝时,朝廷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先将人的品德分为九等,是为九品,再由大、小中正叛断品评。“中正”者,大公至之谓也。设中正来评定棋品,在围棋史上算是一件大事,因此也可见宋明帝喜欢围棋的程度。
不过,宋明帝喜欢下棋,棋品却不高。也就是个七八品的低级棋士,但他偏偏愿意与高品棋士对弈。一次,他召第一品王杭下棋。棋入中局,王抗只要再下一子,就可断开明帝一条大龙,赢个痛快淋漓。但王抗故意做出举棋不定的样子,诚惶诚恐地说:“皇上妙棋,臣抗不敢断。”明帝听了很高兴,下棋的瘾更大。大臣虞愿见他下棋耽误了正事,劝谏说:“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好。”宋明帝不爱听,又不好反驳,只好唯唯诺诺,不置可否,但棋还是照下不误。
宋明帝手下的大臣,尚书右丞罗颜远棋下得不错,马屁也拍得不错,很得明帝喜爱。此人有一个大毛病,或者说当今女士们以为的大优点:怕老婆。有一次,宋明帝召他下棋,见他脸上红一道、白一道,惨不忍睹,知是为其妻所伤,就问:“我为你摆平她,如何?”罗颜远当即跪下,高声回答:“接圣旨。”当晚,宋明帝便踢下毒药,令罗妻自尽。
齐高帝时,有个著名的棋手,名叫褚思庄。他下起棋来算路极准,落子却极缓,时人呼这“算博士”。王抗的棋落子如飞,且少有对手,人称“千里豹”。一次,两人在御前下棋,齐高帝在旁观战。王抗是高手,算博士落子更慢,一局棋从早上杀到黄昏,还未进入中盘。高帝大喊“吃不消”,打道回宫,却又关心棋局,命两个小太监往来传谱。这局棋下到五更才结束,王抗累得呼呼大睡,诸思庄却毫无倦意,还在细细地算。时人评论说:”思庄所以品第致高,缘其用思深久,人不能对。这个评论,正合了“多算胜,少算不胜”的棋训。
齐高帝自己,也是个围棋高手,史书上说他“弈棋第二品”。他有一个棋友,是大将军周复。有一次,两人对弈,高帝下错一子,要悔棋,大将军下棋入了迷,按住皇帝的手,坚决不许高帝换子,全无君臣之礼。高帝明白这是业余活动,认不得真,也不怪罪他。
齐高帝的小儿子萧,封武陵王,棋第一品,诗写得也不错。一次,他与司徒王子良在宫中弈棋,放出手段,杀得对方大败。有人劝他说:“你与司徒对弈,不应锋芒毕露,稍稍让他一点,全人家个脸面,有何不可?”萧答:“ 立身以来,未尝一日妄语。”意思是为人贵率性,一盘棋输赢是小,若弄虚作假,就在人下了。一个天潢贵胄,能有这样的操守,也算难得。
其他如宋文帝、梁武帝等,也都是棋迷。他们的故事已另辟专节叙述,这里就不多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