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3-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事隔15年,1948年时濑越宪作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这是一桩秘密事。那时被吴清源打过一手之 后,苦思具想的秀哉回府后立即召集弟子们,为考虑下一手棋研究了各种打法。结果采用了还击的那一手(即指第160 手),是前田这个弟子想出来的......」
尽管濑越先生声明此话非正式,不得发表!但《读卖新闻》仍旧登报泄露出去,结果惹得坊门弟子们勃然大怒,严厉向濑越追究责任, 濑越无奈只好辞去日本棋院理事长的职务。
总之,这局棋影响之大,在近代日本围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仅显示了吴清源的盖世才华,也预告了「吴清源时代」即将来临。
1936年,吴清源加入日本国籍。这是听从山崎有民等友 好人士的劝告,他们认为,在当时中日战争巳无可避兔的情 况下,吴清源若想继续学棋修业的话,不取得日本国籍,终归难以在日木立足。
1945年日本战败后,吴清源又恢复了中国国籍。这说明吴清源在日本棋界始终处于「客籍棋士」的特殊地位。日本人从未忘记他是一个中国人,而中国人也从未忘记地是自己的亲人,并为他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而欢欣鼓舞。尽管有濑越宪作、山崎有民等友好人士的关怀支持,吴清源在日本的处境仍十分艰难。「吴清源时代」的到来虽然给他带来巨大声誉,但同时也使他成为整个日本棋界的对立面。「打倒吴清源」已成为所有日本专业棋手的座右铭。
随着中日战争的逐渐深化,一些怀有民族情绪的日本人不时向吴清源发动攻击和咒骂,更有甚者,投寄恐吓信、往家里扔石的事件也发生过。
「吴清源时代」的到来是与秀哉名人的引退联系在一起的。1938年,秀哉决定引退之后,将世袭300余年之久的「本因坊」名位转让给日本棋院。秀哉引退之后,日本棋坛八段位上空无一人,七段位除濑越、铃木、加藤三长老外,年轻的棋士只有木谷实和吴清源。谁是日本棋界最强者?《读卖新闻》就此举办「吴清源、木谷实擂争十局棋」。为了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决定主要选用座落在镰仓的建长寺、圆觉寺等作为对局场所,这就是日本围棋史上著名的「镰仓十局」
1939年9月28日,「镰仓十局」第一局揭幕。木谷实执黑,一改「新布局」的风格,占低位坚实取地。吴清源则捷足先登,构成大模样,黑棋就此陷入苦战。谁知吴清源在第120手时,不慎走出失着,木谷实猛烈反击,造成大劫。此时双方均呕心沥血,殊死拼杀,忽然木谷实鼻孔流血侧身昏倒,而吴清源由于棋势不妙,只顾绞尽脑汁思考,竟没有注意到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有的读者投书报社质问吴清源说:「当木谷七段鼻血流出,异常痛苦之时,你却佯作不知,只顾继续下棋,这简直太残忍了。你为什么不马上休息一下?你为什么不能说几句照拂的话?你简直是个不懂武士侠义、残无人道的赌棍!」这样的质问自然带有较多的感情色彩,旁观者无法理解在这样重大的比赛中,对局者已经进入「无我」的境地,在他眼前出现的只是棋子、棋盘所构成的变幻纷绘的局面,而无心顾及其它。打劫的结果白棋凈损七目,败局已无可挽回。不想,在收官的紧要时刻,木谷实也走出失着,吴清源再次挑起劫争,终于实现逆转,获两目胜。这是一场势均力敌、从始至终苦战不休的胜负大较量。
「镰仓十局」至1940年10月第六局下完后,吴清源五胜一败,将木谷实的交手棋份降为「先相先」(即三局中两局执黑)。「十番棋」可以说是一场悬崖上的决斗,特别是在争夺棋界第一把交椅的擂争胜负中,胜者名扬四海、誉满天下,败者棋士生命就此断送。对于吴清源来说情况更为严酷,因为他是客籍棋士,一旦被人打下擂去,就将 身败名裂,东山再起的机会实际上微乎其微。尽管如此,吴清源在10多年时间内,与日本当代所有的最强棋士轮番决斗了10回,下了近百局「十番棋」,将他们一一降服于脚下。可以说他的无与伦比的光辉业绩,正是在「十番棋」中建立起来的!
继「镰仓十局」之后,1941年,吴清源与雁金准一八段再次进行「十番棋」角逐。雁金准一是当时在野的棋界长老,德高望重,有「力战之雄」的美称。这次决斗是应雁金氏的要求举行的,由于吴清源当时只是七段,交手棋份应为先相先,但雁金表示,想与吴清源以分先对弈。以长老的身份,承诺与后辈的棋手分先对局,即已表明他的不平凡的雅量。但是到第5局结柬,吴清源4胜1负,遥遥领先。有关人士考虑到雁金先生的名声与健康,决定将以后的对局全部终止。
接着《读卖新闻》社又物色藤泽库之助六段与吴清源对垒。藤泽的棋风简朴坚实。若执黑先投,从不给白棋以可乘之隙,因此被赞扬为「黑先无敌」。但他与吴清源相差两段 (吴清源此时已升入八段),故按规定对局为藤泽常先(即始终执黑)。赛前大多数人估计,黑棋会以压倒优势获胜。结果吴清源4胜6负,保持「让先」的棋份不变。
中日战争的最后两年,吴清源为生活和信仰所驱使,终日颠沛流离日本各地,完全脱离了棋艺生涯。
战败后的日本一片凋蔽,然而有志之士也在废墟上计划复兴大业。1947年七 月,《读卖新闻》社派人寻访吴清源,敦请他出山回归棋界,并希望他与桥本宇太郎八段进行「十番棋」。
8月26日,第一局拉开战幕。吴清源虽然执黑先行,但棋艺毕竟已荒废两年之多,结果稀里胡涂败下阵来。棋界人士大失所望:当年的吴清源哪里去了?第2局吴清源执白仍不见起色,尽管他在心里大声疾呼;「绝不能输!」但弈至中盘,行将崩溃的白棋七零八落,已呈必败无疑之势。
谁知桥本宇太郎突然开始失常,错着缓手迭出,吴清源终于枯木逢春、乾坤倒转,饶幸获一目胜。濑越宪作当时十分生气,说;「桥本简直是异常,这样好的棋要是再输掉,马土给我赶出门去!」从第3局开始,吴清源终于恢复了本来面目,势如破竹,至第八局结束,6胜2负将桥本打到先相先。 1948年,《读卖新闻》社又举办吴清源对岩本熏的十番棋。岩本棋风清淡强韧,有「撒豆棋」之称,当时他从桥本宇太郎手中夺得本因坊桂冠,正值春风得意之时。但吴清源毕竟技高一筹,战至第6局时已5胜1负,将岩本降了一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