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0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2)安装与调试名优茶加工机械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名优茶生产的关键。在机器安装前应按照名优茶车间平面布置要求,确定各种机器的安装位置。在机器开箱时,按照使用说明书和装箱单,对机器状况是否良好,有关零部件、备件、附件有无丢失和损坏进行检查,为安装做好准备。名优茶机械的安放,要求安放位置地面水平。当地面不平或倾斜时,应使用水泥沙浆做平后,再安放。机器安放完成,应检查各机器的紧固件连接是否良好,各配合间隙是否正确,否则应紧固和调整:检查各减速箱内的润滑油(名优茶机械上使用的均为10号或20号机油)数量是否符合标准,各润滑点是否己加注适量润滑油,否则应添加;检查电动机三度皮带松紧是否适当,检查的方法是以拇指按压传动三角皮带中部,以能按下10毫米左右为宜,否则要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可用手转动皮带轮,使机器回转,看有无摩擦声和卡死现象。如一切正常,即可开动电动机,进行空运转,运转一定时间后,如无异常,才能投入生产。
(3)使用与维修机器在启动前,一定要检查运动部件、部位有无影响机器运转的工具及其他物品。在机械本身及周围有障碍的情况下才能接通电源,使机器运转。凡是有热源的机器,应先使炒茶滚筒或烘叶网带等运动部件运转,再生火或接通加热电源。在制茶结束时,应提前几分钟退火或关闭加热电源。在茶叶出净后,让滚筒和网带等继续运转5分钟左右再停车,避免滚筒等局部过热而变形。机器使用过程中,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时加注润滑油,尤其是传动链和开式齿轮等传动部位更应及时加油。但一些依靠摩擦传动的部位,如滚筒杀青机的主动托轮与滚筒滚圈之间不准加油,以免打滑而影响滚筒运转各种名优茶机械的使用,均应按说明书规定数量投叶,切忌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加工质量。
3.名优茶机制工艺技术
(1)扁形茶机制工艺目前加工扁形茶的机械多采用锅槽式多功能机。该机操作方便,成本低,产出高,深受广大茶农的欢迎。锅槽式多功能机加工扁型茶的工艺流程,包括鲜叶摊放—青锅(杀青与整形)摊晾回潮—煇干。青锅(杀青与整形):利用锅槽式多功能机加工扁形茶,其杀青的锅槽起始温度应掌握在150~180℃之间,杀青与整个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20~180℃之间,且要求低于150℃的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温度的变化为:如起始温度较高(达180℃ 左右),后面的温度控制稍低,如起始温度较低(达150℃左右)投叶后升温应迅速,否则干茶的色泽变暗。如锅槽温度超过190℃以上,容易产生爆点,在口感上会产生老火味。其投叶量一般掌握在高档茶每槽100~150克,中档叶100克,低档叶80~100克。操作方法为鲜叶下锅3~4分钟后,当水蒸汽的蒸发速度减慢,叶质柔软,芽叶理顺,手捏不枯时,加压棒压炒3~4 分钟,其间去棒透炒2~3次,每次10~15秒钟,当茶叶成扁平状、失重达50%左右时去棒,停机出叶,历时约6~8分钟。摊晾回潮:压制成扁平形的茶叶出机后摊晾,冷却至室温后堆积回潮30分钟左右,经筛分整理后进行煇干:煇干的锅槽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20~140℃之间,其槽内空气温度掌握在 70~95℃之间。温度的变化为先低后高。温度太高,超过140℃,易产生高火味,温度太低,低于110℃,加工出的扁形茶色暗,口感带青气味。煇干的投叶量一般控制在每槽150克,通常是两锅杀青叶并一锅,投叶量过多,超过每槽200克,影响干茶色泽,投叶量过少,低于每槽100克,影响工效。煇干的操作方法为将机械转速调慢,把摊晾叶投入1分钟左右,待叶子受热回软,加入加压棒,所用加压捧应先重后轻,以免产生太多的碎茶。加压过程中前期水分含量较高,应少压多透气,以保色泽。后期在制叶水分逐渐降低,应采用多 压少透气的方法,以利扁平、挺直外形的形成。至在制叶含水量在10%左右时去棒。煇干一般历时10~12分钟,如采用手工辅助,在制叶含水量在10%~12%左右即可出锅,如不用手工辅助,去棒后炒至含水量在5%~6%左右出锅,冷却收藏。扁形茶的加工也可以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后再用锅槽式多功能机整型压扁,摊晾,煇干制作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