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查看: 1802|回复: 0

[转帖] 日本茶道漫谈之——日用之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冈仓天心总结日本茶道时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茶道是一种宗教,崇拜的对象是美,这种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中。这就是著名的日用之美。冈仓天心不是茶人,但是他从美学的角度来总结、分析日本茶道的审美趣味,是很有慧眼的。

所谓日用之美,就是茶人以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平凡之处的美,并且巧妙地结合到茶事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茶道具的改造与利用。在唐物时代,日本茶人就不拘泥于使用规范的茶道具。因为进口的唐物价高难得,茶人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不能如中国茶事活动那样从容选择。许多名物、大名物最初就不是茶道具。例如著名的茶入九十九发茄子就是传说中杨贵妃装梳妆油的瓶子,再如名物水釜(煮水锅)大讲堂釜原来是个寺庙经堂里的香炉。这种情况在中国茶事活动中很罕见,但是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有限的资源使日本茶人形成了引入非茶道具的传统,使得茶会上可以大胆使用各种有趣的日用器具。

村田珠光把禅的意境与茶事活动结合以后,茶道的审美趣味渐渐转向简朴枯寂。庄严华丽的中国器具不能很好的与这种意境相配合,因此,在茶具本土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了其它领域的日用器具。特别是千利休,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引入了许多非茶道具。最有代表意义的是黑乐茶碗。所谓黑乐茶碗最初是利休看到朝鲜难民随手捏制、低温烧制的粗陶碗——用来盛饭的粗陋食器。利休觉得简朴的风格,与随手捏制后的良好手感都很适宜用作茶碗,就请乐家的与次郎制作这种碗,施以浓厚的黑釉,更显的大气沉着。由此创造了日本茶道最有代表性的黑乐茶碗,并延用至今。

如果说用饭碗来作茶碗还是比较接近的关系,那么利休使用粪桶作清水罐那就堪称壮举了。利休在越后看到农民使用的白木粪桶形制简洁,竟然定制了一个用在了夏天的茶会上。一开始大家非常惊讶,但是细细端详后发现浸润后的白木桶给人清凉的感觉,而且与禅宗公案暗合,不得不佩服利休的匠心。白木粪桶也就成为夏季茶会经常使用的茶道具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到举行茶会的草庵设计,小到花瓶、木架,都可以看到日用器具的影子。这种日用之美就是禅宗提倡的“平常心”在茶道活动中的有形体现。直到今天,里千家还在继续引入各种非茶道具、日用器具,甚至包括一些外国器皿。当然,茶人对日用之美的发挥也不是拿来就用的,也要进行必要的加工。例如,乐茶碗要施釉,而且对釉料的厚度、色彩都有很高的要求。既要体现出器具的原貌,又要对其审美价值进行精炼,还要适合在茶会上使用。发现日用之美的要求就被称为茶人之眼。

比较中国茶事活动与茶道具的选择,应该说是围绕茶的主题选择和规范了专门的茶器。这是中国茶文化一直以品鉴茶品为核心的传统所决定的。配合茶品的实用性第一的原则也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不过,随着茶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否可以找到更有综合性、内涵更丰富的审美趣味呢?用茶人之眼发现日用之美就是很好的参考。我们当然不必照抄日本茶道的成果,但是大胆创新、拓宽丝路的精神还是值得借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4-6-17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