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楼主: dolphinyang

[分享] 绿茶品质因素及加工技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名优茶加工工艺
    目前苍南主要名优茶类苍南翠龙、烘青类的五凤香茗、炒青类的浙江高绿,现就介绍这三种名优茶加工工艺。
   一、苍南翠龙茶加工工艺为:
(1)手工加工工艺:青锅—摊凉回潮—辉锅
   (2)高档鲜叶机制工艺:扁茶机青锅—摊凉回潮—手工辉锅
   (3)中低档鲜叶机制工艺:多用机杀青理条—扁茶机青锅—摊凉回潮—辉锅。
    1、苍南翠龙茶手工炒制技术
    (1)青锅:锅温要求130℃—160℃。鲜叶下锅应听到劈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2—3两(鲜叶下锅前,锅要揩擦润制茶油,多少以壁不见蜡油溶为度)。高级翠龙炒制12—13分钟,前期主要破坏鲜叶中酶的活化,后期主要做形。所以后期锅温要适当降低。
    炒制手法因不同级别的鲜叶略有不同。高级翠龙茶手法主要有抖、抹、搭,鲜叶下锅后,首先要用手进行抛抖,即把鲜叶从锅面扬起,在离锅10㎡左右高度徐徐抖散。抖的目的是加速水分蒸发。要求抖开、捞净、撒匀,所以手势应轻快,如火力过旺,茶粘贴于锅面,可再锅面揩油。抖炒3—4分钟后,待叶质由脆变软。从锅心轻轻地将茶叶往身边沿锅抹上来。抖抹结合,抖时留在手心里的叶量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即由三分之一增加到二分之一。抹主要起理条作用,将茶条理直理齐,如此抖抹结合,使茶叶在锅内迅速往复炒动。待2—3分钟后,再结合搭的手法,将茶叶搭扁。搭:是在抹之前用力压一下锅心的茶叶,开始时用力宜轻,随后逐渐加重。搭的手法要掌握好时机和用力的大小,过早开始搭或用力太大,易使茶条发黑,过迟或用力不足,茶条不扁平。搭、抹、抖结合交替操作直到形成直、扁、平的外形,叶脉半干,叶边已干含水量约20—25%即可出锅。
    (2)摊凉回潮
    青锅完成的茶叶,摊放在阴凉处冷却回潮40—60分钟,摊放厚度15—20㎝,并盖上湿布。摊放后进行拣、簸、筛。簸去碎块和轻片,拣除枯焦黄片、泛红叶梗和过长茶梗以及其他夹杂物等。同时用4号筛分筛(0.7×0.7㎝/孔),筛面为头子茶。筛底再用(0.6×0.6㎝/孔)筛分,分出中筛和筛底茶。通过分筛将青锅茶分为头子、中筛和筛底三种茶。分别进辉锅。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3)辉锅
    锅温80℃,温度要稳定。辉锅时间15—20分钟,投叶为5锅青锅叶并为一锅进行辉锅。
    辉锅炒制手法主要有搭、抹、摊、荡四种。茶叶下锅后,开始抹、搭的手法,适当地结合一些抖。待叶子受热回软后,改用抹摊手法。摊即把叶子从锅心抹到身边,又从身边摊出去,从而形成扁平、光滑的外形,经7—8分钟后,叶质干脆,再改用荡的手法使茶叶从手的虎口两侧一进一出,在锅的四用荡来荡去,待发出沙沙声响时,手势应放轻,4—5分钟后,外形光滑、挺直色泽翠绿干度一致,即可出锅。
    2、高档鲜叶的翠龙机制技术
    (1)青锅:利用新型扁茶机先合上由开关,点动电机将茶锅升温,等温度升到300℃(温度自己可以调节),等温度升到自己设定数,上好茶油,并投放鲜叶打开电动机开关,待鲜叶脱去一定水分,开始变软时,用脚板向下轻压,并锁紧手盘,渐渐加重,直到形成直扁、平的外形,叶脉半干,叶边已干,含水量约20— 25%即可出锅。
    (2)摊凉回潮:同手工炒制技术的摊凉回潮
    (3)辉锅:由于是高档鲜叶所以一般采用手工辉锅,这有利于外形完美,扁平光滑好,芽叶完整,断碎少,为您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率,炒制技术同手工炒法的辉锅。
    3、中低档鲜叶翠龙茶机制技术
    (1)杀青理条:利用名茶多用机或理条机进行杀青理条,锅温要达160℃,每锅次投叶0.3Kg,杀青时间约5分钟,至叶色转暗绿,青气散失,叶质变软,初步成形即可下锅。
     (2)青锅:利用新型扁茶机进行青锅,锅温调到150℃左右,逐步加压,由轻到重,炒制时间约7—10分钟,炒到含水率20—25%,外形初步扁平、直、叶脉半干,叶边已干即可出锅。
    (3)摊凉回潮:同手工炒制的摊凉回潮。
    (4)辉锅:辉锅可用手工辉锅也可利用扁茶机辉锅,锅温达70℃,温度先高后低,炒制时间25分钟,炒制开始以搭抹为主,以抖为辅,继之采用摊、荡手法,荡至芽叶外形光滑、整洁、挺直、色泽显翠绿并达到足干要求时出锅。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苍南高绿加工工艺
    苍南高绿加工工艺:杀青—揉捻—烘二青—滚三青—辉锅
    (1)杀青:
滚筒杀青机也有多种型号,设计原理基本相同,机械结构大同小异。以60型滚筒杀青机为例,该机筒体直径60—80厘米,筒长300—400厘米,转速27 —28转/分,从投叶到出叶全程3分钟,台时产量200公斤左右。操作时炉膛生火后,即开动电机,使滚筒运转,均匀受热,当筒体加温处微微泛红,或见火星在筒内跳跃时,筒温达220—280℃,即开始快速加倍投叶,以免焦叶,待筒体出叶后,转为正常、均匀、适量连续投叶,并启动排气罩电动机,将水蒸汽排出。在杀青过程中,视出叶口的杀青叶质量,及时调整投叶数量,如杀青过度,则适当增加投叶量,反之,杀青不足,则适当减少投叶量。并随时检查炉温,保持炉温恒定,停机前应降低炉温,以免焦叶。杀青时检查炉温,保持炉分含量要求达58—64%,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鼻嗅无青草气味,略有清香,手握叶质柔软,紧握成团,折梗不断。
    (2)揉捻。目的在于卷紧条索,便于干燥时造型;适当破坏叶片组织,使茶叶容易冲泡,又耐冲泡。
揉捻一般采用中小型揉捻机,其投叶量湘新式为9±公斤,45型为15±1.5公斤,55型为30±2.5公斤,60型为60±5公斤。揉捻加压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开始不加压,到叶子略现条形,粘性增大时,逐渐增加压力,促进条索卷紧,揉到全桶叶子嫩叶有80—90%以上成条,老叶有60%以上成条时去压轻揉。揉捻压力大小和加压时间长短视叶子老嫩而定,通常嫩叶轻压、短时,老叶重压、长柔。嫩叶采取一次揉,揉后解块分筛,3级以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揉捻时间和压力调节(分钟)
级别和次数   时间     无压    轻压   中压    重压     无压(略)


老嫩不匀的杂青叶分两次揉捻,中间解块分筛一次,头子复揉。高级嫩叶采用冷揉,即杀青叶摊凉至室温再揉,因嫩叶纤维素含量低,有较多的果胶等物质,揉捻时容易成条,能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而老叶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糖,杀青叶不经摊凉趁热揉有利于淀粉糊化,增加粘调度,在热的作用下纤维素软化,利于成条。对中等嫩度的叶子采用温揉,杀青叶稍经摊凉,叶片尚有一定温度时揉捻,以兼顾外形和内质。
揉捻适度的叶子,叶片组织破坏率达45—55%,3级经上叶子成条率达80%以上,3级以下的叶子成条率达60%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烘二青  揉捻后多使用烘干机烘二青。烘二青采取薄、高温、快速方法,摊叶厚度1—2㎝,热风温度在110—120℃,时间8—10分钟,烘二青可使揉捻叶在烘箱内迅速蒸发水分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收缩力而使条索进一步收紧,同时,也可避免由叶子发生高温闷蒸,以致叶绿素破坏过多,色泽出现黄变。烘二青的程度掌握在含水率为30—40%为宜,因为高绿鲜叶原料嫩度好,叶质厚软,可塑性好,如果二青叶含水率过高,成茶后条索往往比较勾曲,小圆块也较多,汤色叶底欠明亮,二青叶在6—7成干的话,成茶不但汤色、叶底绿而明亮,香气也清高,条索也较紧直,色泽绿润。
    (4)滚三青    茶坯在滚筒内管壁产生滑动磨擦,而被进一步搓紧,形成圆直紧结的茶条,滚三青温度控制在90—110℃,宁低勿高,炒至手捏叶子发硬,有触手感,但不易断碎,茶叶8成干后出叶。
    (5)辉锅:继续整形和散发水分,使毛茶达至足干。采用滚筒机辉干,可一机多用,产量高,条索完整。采用滚筒机辉干,投叶量30—40公斤,开始温度90 —100℃,以后逐渐降低,干燥过快,条索欠紧结,全程滚炒90分钟左右。干燥适度标准含水量为5—6%,手捏茶条成粉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veketx官方网站论坛,微器人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9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