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楼主: dolphinyang

[转帖] 普洱茶的冲泡和感官品饮之间的关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拔,气压,气温,湿度:外界环境对冲泡和品饮过程中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茶汤的影响,其二是对喝茶时候人的状态的影响。
对茶的影响来说,大概有几个方面
  海拔和气压:对于泡茶的过程来说,海拔主要和气压相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而气压除了跟海拔相关外,跟气候也有关系,一般来说,阴天的气压比晴天低,气温低的情况下,气压也相对低,气压主要对水的沸点有影响,气压越低,沸水的温度就越低。
  气温和湿度:气温和湿度除了间接跟水的沸点有关外,主要跟干茶的含水量和温度有关,对于普洱茶来说,干茶中的水份是各类物质融合的载体,因此一个高临界点的含水量会令干茶中的各类物质的溶合度保持一个高水平,而温度则起到催化作用,高临界点的温度则令干茶中各类物质的陈化速度加快,所以长期保存在高临界点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的茶冲泡起来,各类物质就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协调性,茶汤的溶合度就会很好,空气中的水份对茶体的水份是一个缓慢的影响作用,若当温度和湿度骤然下降或增加的时候,这种节奏就会被打乱,就会影响到干茶中的各类物质的协调和比例,好比高速公路上的车道突然减少或增加,这样,车流就需要重新排位,茶汤喝起来的感觉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当水份骤然变化的时候,干茶就会因为量变引发质变而产生的化学变化而导致一些香气的出现,而滋味和香气在茶汤中的溶合度就会下降,滋味会更加的明显,汤感的软度和厚度则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在较低的气温下泡茶,还会令干茶和沸水之间的温差增大,从而令茶汤的溶合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很多人因此习惯了在低气压环境下泡茶先用水烘法(用密闭容器放置干茶以热水淋其外壁)甚至烘焙的方式来加温,这种临时而短促的加温方法虽然可以令干茶的温度得以提高,并且可以去除一些杂味,但对于实际冲泡品饮效果来说,并没有大规模的改变,亦属于微调手段。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茶的品质来说,海拔气压和温度湿度对人的影响其实是更严重的,这个现象我们常常可以在冬天和不同的地区感觉到,若冬天的时候,在一个干冷的环境下品茶,我们会发现,夏秋天很好喝的茶,变得很涩,很难以入口,很多人习惯性的将其原因归到“气压下降导致水温不够”的问题上,若此时有人生了个炉子,大家感觉到很暖和了,身体放松了,很舒服的情况下再品同样的茶,会发现苦涩味下降了,汤感也变得好起来,而一个在温润气候下生活惯了的南方人若在冬天的时候去到干冷的北方,会发现平时很好喝的茶变得很苦涩并且令口腔很干燥,这些现象的原因,其实主要是在身体感觉到干和冷的时候,人体的保护机制导致各品茶相关的器官变得异常的敏感和紧张导致的,一旦这种现象得到缓解,则会有所改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茶的特性和冲泡方法之间的关联

不同的茶类由于生产和制作工艺不同,其特性和品饮价值观也不相同,而相应的冲泡方式则显得尤其重要,就好像我们需要为不同身材的美女量体裁衣,既不能让丰满的美女穿着消瘦的裙子,也不能让苗条的美女穿着臃肿的外套。
譬如各类名优绿茶,其特点是条索漂亮,嫩度很高,汤色清绿,具备高度观赏价值,喝起来气味鲜爽,汤感细腻滑润,滋味和回味则相对淡薄,根据这些情况,通常选用玻璃杯令其能够展现外形,用偏酸性的软水激发鲜爽气息和收敛感来增加香气和滋味,并且选择稍低的水温,激发鲜爽的气息并避免嫩芽被烫变色以及水熟味,在低投茶量的情况下或用冲或者上投法等配合其形体的注水方式来做一段时间的浸泡,令茶叶溶出姿态更美的同时汤感也更加的柔软。
而对于红茶来说,在发酵过程中,其导致滋味类物质大量氧化后,香气物质和回甘增强,其品饮价值主要在于香气和回甘,兼顾汤感,用瓷器来冲泡以激其香,软水令其汤色透亮,滋味保持度良好,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ph值的水来浸泡,在泡的过程中,或以高水温,快速高冲的注水方式来得其香气,或以冲注相结合的方式来令其汤感和香气兼顾。
对于乌龙茶来说,其半发酵的特质令其兼有香气,滋味回味以及汤感,所以在冲泡的时候,根据其发酵和焙火的程度来判断其不同的品饮特性,再辅以相对应的器具和方法,大多数时候跟地域习惯和方便性有关,譬如潮州单枞,多以潮州朱泥壶或盖碗来冲泡,而福建铁观音,则多以宜兴紫砂或盖碗冲泡,在冲泡中,冲注结合,注水或环或定,水线或长或短,节奏或缓或急,皆与泡茶之人对所泡之茶的理解为基础,见仁见智。
凡以香气见长的茶在冲泡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每一泡之茶汤须出完,残留的茶汤对香气和滋味的影响尤重。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明白了茶的特性和各项变量之间想对应的逻辑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冲泡出我们需要的好茶,冲泡的方法和茶的特性相关,举一个具体冲泡的案例:

茶品:97年水蓝印7572熟饼,广东存放后在昆明存放半年
用水:云南山泉
器具:电磁炉,潮汕泥炉,不锈钢长嘴高咖啡壶,110cc白瓷盖碗,玻璃公道杯,白瓷小品茶盅
投茶:7g,小块状占四分之三,散条占四分之一
外环境:晴,中午,相对湿度百分之四十左右,室内温度二十度,略透阳光,人体感觉稍偏冷尚舒适。

冲泡过程:
洗茶一:以虾眼水(大概八十度)螺旋状缓慢注水,注水时间十二秒,注水后即盖盖后迅速将水倒出
洗茶二:以蟹眼水(大概八十八度)螺旋状缓慢注水,注水时间十八秒,注水后盖盖焖泡十秒,缓慢出汤,此时以沸水温杯

第一泡:以沸水(大概九十一度)顺时针环一圈注水三秒,水至大概五分之二,刚好没过茶底,再以淋盖降温法螺旋注水至满,注水时间五秒,浸泡十五秒,贴公道杯壁缓慢出汤,出汤时间十五秒
第二泡:分茶品茶间隔约二分钟,以沸水同样手法,浸泡时间缩短为十二秒,出汤方法同第一泡。
第三泡:分茶品茶间隔约一分钟,以沸水同样手法,浸泡时间十五秒,出汤方法同
第四泡:同上,浸泡时间二十秒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泡:沸水略降温(大概八十八度),自三点钟方位边缘先以顺时针方向环圈一周后定三点钟定点吊水至满,注水过程约三十秒,温公道杯及品茗杯。浸泡三十秒,缓慢出汤,出汤时间十五秒
第六泡:水温略提高(大概九十度),冲泡方式同第四泡,注水时间缩短为十五秒,浸泡时间延长为四十秒。
第七泡:沸水,冲泡方式同上,注水时间缩短为八秒,浸泡时间增加为四十五秒
第八泡:改用潮汕炉煨水,水大沸(大概九十二度),三点钟方位单边快速低注水后缓收,注水时间三秒,收水时间三秒,浸泡三十秒后,快速出汤
第九泡:出汤后马上以沸水再注水,方式同上,浸泡二十五秒
第十泡:出汤后马上以沸水三点钟方位绕圈低快注水后收,注水二秒,收水三秒,焖泡一分钟,温杯后快速出汤。热饮
第十一泡:以潮汕炉,紫砂水吊煮饮,水用二百cc,沸水煮三分钟后饮用,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veketx官方网站论坛,微器人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4 1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