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2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瑞草魁作为古代贡茶,产于鸦山阳坡,应是无疑的。但由于自唐以来盛名不衰,其产区不限于鸦山也是顺理之事。至于水东横纹茶和鸦山横纹茶,孰先孰后,尚无史料可查证。而鸦山阳坡横纹茶之佳名,却是不能否定的史实。现今之瑞草魁即为1985~1986年间于郎溪县姚村永丰村境内的鸦山所创制。
鸦山海拔446公尺,古树参天,林苍竹翠,溪水叮咚,云雾缭绕。年平均温度16℃,年平均降雨量1290毫米,成土母质为石英质砂岩,土壤为含砂粒黄棕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5.5~6左右,昼夜温差较大,是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
瑞草魁于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开始采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制一等茶;中期采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制二等茶,后期一芽三叶,制三等茶。要求不采鱼叶,不采病虫为害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不符标准的芽叶。采茶时应轻采轻放,防止损伤芽叶。一般上午采,及时送回,摊放4~6小时即可付制。
瑞草魁的制造分杀青、理条做形、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锅温120℃左右,每锅投叶量0.25公斤,炒时动作轻快,要捞净扬高抖开,切忌用力过重,避免茶叶在锅中磨破,造成叶色暗黑不翠绿。炒到叶色深绿无光泽,青气消失,嫩茎折而不断,茶香透露,为杀青适度。一等茶出锅后直接上烘,2——3等茶要理条做形。
理条做形:锅温70~80℃,开始以抖为主,适当失水,约炒2分钟,含水量下降到40%左右,茶条不粘手时,边理边搓边抖散,三种手势交替进行。搓条手法以双手合抱茶叶向前单向搓滚,搓滚数次,随着茶条逐渐干燥,理条、搓滚用力应灵活掌握,保持茶条完整、挺直、带扁。当茶叶含水率降到25%左右,即可出锅烘焙。
烘焙:分头烘、二烘。头烘要求一只锅配四只烘笼,烘温由90℃→80℃→70℃→60℃依次降低,每只烘3~4分钟,全程约12~16分钟。烘到茶叶刺手,即可下烘摊凉,剔除劣异,再行二烘。二烘采用文火低温慢烘。以发展茶香,烘温60℃左右,投叶量0.5公斤,烘到足干,即中摊凉,即可摊凉装罐。
瑞草魁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略扁,肥硕饱满,大小匀齐,形状一致,色泽翠绿,白毫隐现,香气高长,清香持久,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回味仪隽厚,叶底嫩绿明亮,均匀成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