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楼主: xingci

[分享] 紫砂壶知识大全整理收集(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养壶十大心得

要说养壶得要从开壶讲起:
1.新壶到手忌立刻泡茶,因为壶在窑烧中常会留有异味,立刻泡会影响茶香和茶味。所以新壶到手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清洁,把壶用清水反复冲洗数遍,再用百洁布加适量牙膏均匀涂擦茶壶的内外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水里次日取出。(用清水浸泡太耐效果不会太大,我本人建议晚上浸泡次日取出,既不费时,又不费神)
2.单靠清洁是不能完全去掉异味的,用热水烫壶两次。第一次用70~80度开水,第二次则用刚开的100度热水分别泡三至四分钟。
3. 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热茶汤,把茶汤冲入壶里用养壶巾包好放进锅里准备煮壶,把剩余的茶汤倒进锅里调好火力开始煮壶(切记火力一定要用文火不能猛,否则煮坏了可别骂我。如果有条的可取用锅中锅进行隔水炖壶)。煮壶的时间随你而定,但切记不能干水,要保持水满包住壶,不然煮黑了可别骂我。
注:所用茶汤一定新鲜,制茶汤的茶叶可用我们平时用剩的茶碎或到茶叶市场购买一此茶碎。如果 你所用的茶叶耐泡而不变味的可在煮壶时放进壶里一起煮。清洗和煮壶的器皿必须干净无异味。如果你不敢煮壶可用热水多烫几片然后用,茶碎泡它十次八次(但效果还是及不上煮壶的)
4.煮好后耐温度降下后从锅中取出用温水冲洗干净,阴干待用。(也可以立即使用)
5.每次使用前用最好用70~80热水烫壶再泡茶,用热水冲淋壶的内外,可消毒、除污、去霉、暧壶四大功效。
6.泡茶时由于水温高,茶身气孔扩大,用干净的养壶巾拭擦壶身。(养壶巾可浸茶汤后再擦壶效果更佳,茶汤可选第一泡的洗茶汤)
注:每次用完的养壶巾必须清洗干净。
7.如果有条件的可制一些沸茶汤,在泡茶时冲淋壶身,以达到养壶及保温功效。切忌将壶浸在沸水中或茶汤中保温,此做法不利养壶相反还会使壶身留下不均匀的色泽。
8.泡完茶后,应把茶叶壶内倒掉并用热水冲洗干净阴干,不用时应保持壶内干爽,不能积存湿气。勿把茶渣、茶汤留在壶内,特别在夏天茶渣和茶汤很易变质和发霉。
9.平时不用应把壶陈放在干燥、小灰尘、没油烟的地方。
10.茶壶若有茶迹或沾染灰尘、油烟可用牙膏轻擦。牙膏是很有效的除污清洁济,不但无毒还有研磨、抛光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进入欣赏紫砂壶之门

欣赏紫砂壶必须从爱壶、玩壶入门,在使用、玩赏中,了解什么是正宗紫砂,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泡茶、注茗的功能,壶的构造、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流派等等,并逐步确立自己的收藏风格。欣赏紫砂壶,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键在于如何进入赏壶之门。
宜兴紫砂壶历来分四个档次:实用品(大路产品)、工艺品(细货)、特艺品(名人的作品)及艺术品(富于艺术生命之作)。实用品的特点是每个历史时期投入的制作人员最多,制作技艺差,日产量高,品种单一,这项产品历来不入赏壶之列(历史上也有专做大陆产品而独具功力的高手,应数例外)。工艺品出于良工巧手,其作品一般来说制工精良,但出于历史或文化因素,艺术素质,他们的作品大多为模仿传统造型,或创作一些符合初步紫砂爱好者喜爱的造型。在上一个层次就是名人产品,称之为特艺品。名人当然是在同行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名人少、作品亦少、它总是赏壶、藏壶者渴求的对象。艺术品,粗略说,并非就是制作技术精湛、功能独具、材质贵重等而言,而是根据作者的文化艺术素养的高下,在紫砂这个传统工艺中注入艺术生命的多少来判定的。
不富收藏就无赏壶可言。收藏应该各有所好,不必强求多、全、精、专,在收藏中可以学会欣赏,在欣赏中学会收藏。
我们这边的包装是:
壶 -> 气泡纸 -> 景盒 -> 气泡纸 -> 5层牛皮纸快递专用箱;
我们站点发出去的货可以达到: 0% 破损的情况!
以前有过盖子里面破的,和把坏的情况;
同时这2处坏,那是很明显的敲壶形成的;
我们只要求客户不要敲壶;
我们能保证将完好品送到您的手中;
敲壶:旧时候为了检测大缸等陶瓷器皿,用敲的方式;
声音清脆,证明好的;声音破壳响那就有问题;
之后,人们为了检测壶,也采用了此方式;
同时检测的是:壶是否烧到火候(一定的温度)。
对于新手,我们还是老话,建议您别敲,因为手里的力没有数;
而且,对于料来说纯料与调沙料的声音又是2样的。
如果真想听一下声音:建议您用指甲弹一下,效果也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不易养考究

一、紫砂壶的藏
  宜兴紫砂壶制作水平档次拉得特别开,有几块钱买一把的,也有几百上千元的。历代紫砂名人名壶、现代工艺大师的精品价格更是高得出奇。爱好者买什么档次的壶,首先要看你的经济实力。当代不少中青年陶艺师的制作水平和艺术气质都相当不错,只是目前尚未成名或名气不大,作品的价格就低得多,但他们之中肯定会有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名家或大师,这就得看你的眼力了。
  面对紫砂壶,入目的第一感觉就是泥色,不论它是哪种泥色,色泽上都应具有纯净的温润感觉。壶的优劣跟泥质的高低有关,这高与低包括泥料本来的质量和烧炼的火候,“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不过,新买的壶外表总不及用过的那么有光泽,新壶通常有一股土腥味,显得粗、燥、亮。而旧壶细、润、柔,原因是旧壶内石英分子排列在不断的冷热水交替中起了变化,再加上持壶者悠悠品茗时用手摩挲,所以才色泽光润。
选藏紫砂壶还得看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否、壶体造型与附件的配置(它们各个方面的比例是否恰当)、外轮廊线段结构上的缓冲过渡以及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等,这其中壶盖最容易暴露出工艺的优劣。明清两代大师的作品,一般将壶盖盖上便能把整把壶拎起来,这代表着制壶技艺的高水平。通常口盖关系要紧密通转、平正妥贴,圆形壶盖的精细微妙处在于通转不滞且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时无落帽之忧;方器和筋纹器的盖子,从各个方面盖上去,都要能和颈肩吻合。
二、紫砂壶的养
有的爱好者购壶后只知鉴赏,不大懂得“养”壶。一把壶烧成后,由于胎骨火气重,紫砂间微孔结构松,容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只有通过“养”才能改变其性格。买来新壶,最好把它浸泡在锅内冷水里,水里放把茶叶,煲上半个小时,先除掉壶上的土味、杂味和蜡质,便可用来泡茶了。
“养壶”主要靠茶叶来养,一般选用绿茶,绿茶性温,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紫砂壶精品越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也要好,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泡茶也讲究,先“润壶”———用沸水浇壶身外璧,然后再冲水。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壶轮番使用,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吮吸,时间久了,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壶暂时不用,把壶身内外擦干爽,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斑”。注意勿让壶沾上油烟,否则很难洗涤。另外,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因为很容易破坏“色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典雅藏品紫砂壶

紫砂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茶具。它不仅具有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艺术特色,还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用来泡茶香味特别醇郁,因此寸柄之壶,盈掬之杯,往往被人视若珍宝。
江苏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始于宋而盛于明清。它采用深藏于宜兴山地层中薄薄的一层紫砂泥(号称“泥中泥”)制成。紫砂泥含砂量低,可塑性强,质地优异;砂土中含有较多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烧成后呈双重气孔的分子结构,透气而不渗水,沏茶不失原味。使用越久,越发光润古雅。古人将紫砂壶喻为“珠玉”,留下了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宜兴之古称)溪兴一丸土”的赞语。苏轼居宜兴时,爱好一种提梁式砂壶,即后世所称“东坡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出现了两位造壶大师———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供春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质地薄而坚实,有“供春之壶,胜如金玉”之誉。时大彬多制小壶,点缀于精舍茶几之上,更加符合品茗的美学趣味。明清文人的介入,使紫砂壶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诸艺术于一体,变成了完整的艺术品。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造壶名匠,明代有李仲芳、徐友良等;清代有陈鸣远、惠孟臣、杨彭年等。清嘉庆年间,江苏溧阳知府陈曼生与杨彭年合制的壶,雅致玲珑,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所争藏。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自然造型、几何造型、筋纹造型和仿古器皿造型等,品种达2000多种。现代的紫砂茶具又有创新,制壶名家首推顾景洲,人称“壶界泰斗”。此外,裴时民、王寅春、吴云根、周桂珍、汪云仙等人之作,也蜚声远近。他们的作品,收藏家们也竞相求觅。
选择紫砂壶,一般要从年代、泥质、艺术特色等方面考虑。随着紫砂壶在国际市场上日益风靡,老壶“一壶千金”并不鲜见。紫砂壶的泥质分朱砂、绿泥、紫泥等多种。朱砂质地最好,所造出的壶,壶盖轻敲壶把,能发出清脆铿锵的金属碰击声,声音越脆,泥质越纯。砂壶的工艺水平,是壶品高下的主要标准。作为艺术品的砂壶,其价值和书画作品相似。大凡高手制的壶,形体悦目,轮廓周正,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其做工格外精致。据说,许多名家每三个月只能造出约10把壶。壶面光洁,壶口、壶把、壶嘴处在同一水平上,壶流、壶把成一直线,壶口、壶嘴、壶盖、圈足都宽窄一致,壶盖紧密,对壶吹气,壶盖能轻轻跳动,壶体不见瑕庇,壶嘴断水功能好。达到这种艺术水准的,方称得上壶中上品。
好的紫砂壶卖价高,但伪品也多。20世纪初期,上海古玩商曾聘请制壶高手,精心仿制清代陈鸣远、杨彭年、陈曼生等人的作品,大部分已流到海外。当代制壶名家,也每有冒其名的赝品出现。有些陶器商贩,以新壶着色,或把新壶放入泥浆中沤泡,冒充 “古董”、“出土文物”,蒙骗一些外行人。也有的人用无款旧器,冒刻名家之款。收藏者要特别注意辨别真伪。一般说来,明清砂壶选料精细,淘练程序多,胎质相对紧密,份量较重,表面有光泽。现代仿制的壶,则无法做到这些。且现代仿制的壶,多为压模拼合而成,手工制作意味减少,只要留心壶嘴及壶柄下方,往往不难发现有双片拼合的线痕。此外,还可以从款识、印章上辨别。明末清初以来,高档砂壶用印有两方,一为底印,盖在壶底,多为四方姓名章;一为盖印,用在盖内,多为体型小的名号印。当代中档以下砂壶,壶底多用“中国宜兴”四字篆文印。因此,收藏紫砂壶时,须仔细辨伪,才能获得珍品。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砂器泥色的鉴别

紫砂泥:是「黏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的有色耐火粘土,经一千一百度~一千一百八十度烧成,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片,莫来石晶相,赤铁矿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烧结形成了陶瓷原料难得的单矿烧结双重气孔物相结构。使得紫砂泥「魔术般的五色土,天生就形成了中国茶道茶具系列适应茶文化之天性」。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难看,又无熟汤气,故用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好一句「色香味皆蕴」!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上达到了理念化的完美享受。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黃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沈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红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团泥(即本山绿泥呈米黃色),这三种基泥由于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千变万化,紫砂泥旳原料处理也耐人寻味。在制作处理上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泥料粉碎─筛选除染─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从制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现代机制泥。从原料互配上:有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但不管怎样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称「熟泥」,即可经陈腐后成型制作之用。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給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內涵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別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于于心,雅致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veketx官方网站论坛,微器人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4 20: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