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楼主: xingci

[分享] 紫砂壶知识大全整理收集(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的八戒九智

自有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开始。人就自觉不自觉的有了收藏的概念。从收藏果肉食物,到集攒工具。它伴随人的发展进程直至今日。不过今天的收藏具有了更多的人文理念在其中。收藏也成为了一种文化,随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的愉乐。收藏也就有了更多的形式,但这些收藏行为中,艺术品的收藏最令人瞩目,其宛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令人目眩。收藏可以给人带来许多的乐趣,但也不可否认它是一种以一定经济实力为基础、以大量空暇时间为辅助的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关注的文化活动。做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既要有很高文化知识修养,又要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同时还有好的心态与宽广的胸怀,有追求而不愚迷,有选择而有所放弃,只有具备了这些,收藏活动才可能有序进行。否则收藏给你带来的不是乐趣反而是痛苦!借多年对收藏的体味于研究,总结了下述的八戒九智,写给爱好收藏的朋友们参考。
八戒
八戒;之一戒嗜财,只所以将戒嗜财,列为八戒之首。是因为今天的商业社会,一切都和利益挂钩,生活中的所有,几乎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很多朋友最初介入收藏的目的,并非是因为喜好,而是出于一种当前媒体宣传中经常暗示的所谓巨大利益的驱动。很多朋友很快进入收藏领域又很快的退出,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买一个罐子,买一张画,转手可以卖几十万,上百万,房子、车子、票子一夜俱来。有的还损失了巨额的财产,被骗子迷惑。更甚者参加违法的勾当,盗挖古墓、滥掘遗址、走私文物出境,使自己走入万劫不复之地,皆因嗜财。
八戒;之二戒虚妄,收藏中有许多的故事。可以说每一个收藏爱好者,都是从听故事开始的。慢慢自己也加入了讲故事的行列中去。讲故事对收藏的用处有三,一、可以通过故事的述说,将精品变为普通品,将珍宝变为旧货破烂,可以便宜到手。这类手段多出于高水平的玩家,大家通常叫做“捡了”,但此不同于“捡漏”。(此手段的获得需要锻炼,笔者不完全提倡使用,不过一切因人而异。就此有句俗语大家要一定记住那就是“货卖识家”,能体会此中滋味,你就会有许多老交情,否则你只能买一个人一次的便宜货)。二、通过故事的述说,将普通品变为精品,将旧货破烂甚至赝品变为珍宝,将去年的新东西,说成婆婆的妈妈的舅舅的姥爷从宫里带出来的宝贝,听完了,你信了,你兜里的银子就变成别人的了。三、通过故事的述说,而博得名声,这就如同章克标先生描述的“登龙术”一样,在收藏这行当里,名声的价值非常大,不怕不懂,就怕没名。有了名声,就有了………我不说大家也明白。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分的清虚实。不要最后自己也被虚进去。
八戒;之三戒痴愚,痴,为迷。愚,为蒙蔽。收藏一定要有度,无度则万事俱废。《笑林广记》中那费千金而得之,左手执虞舜之碗,右手持周公之杖,身披孔子之席,“求赐太公九府钱一文。”的富豪,大家不应该忘记。他的确并非是一个笑话,今日藏界确有如此者。想来都令人心酸涩。
八戒;之四戒恚嗔,“自忿为恚,忿他为嗔。”收藏是和人打交道的事,多是买他而卖她,求于彼而释于此,所以闲言碎语,我非你是,你是我非,各是其非,各非其是,不绝于行里。终至互不相让,恶语诽谤,责骂怨愤,令到人人大生不快。收藏本为雅致之道,调心养性之术,如因恚嗔而日日不悦,则得不偿失。
八戒;之五戒悭嫉,“气量”对一个期望有所成就的收藏爱好者而言,无疑于夜路的灯,河上的桥,海纳百川故而能成其大,山聚万土故而能成其高。收藏本身就是一种吸纳。所吸纳的不单是物,也包括人。每个收藏爱好者都会有其成功和出色的一面,嫉妒别人的成功,窃喜别人的失败,是万万要不得的。学习他人之优,而为己之优,则会日登一步,山高云青。
八戒;之六 戒贪念,在收藏活动中,一旦动了贪念,则自己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不贪利、不贪物,一切随遇,你的收藏才会有躲过陷阱的警醒和更多快乐的回忆。
八戒;之七戒自欺,有不少朋友,收藏经年,室中堆满了坛坛罐罐瓶瓶碗碗。一说起自己的收藏就去翻目录图册,元青花和这博物院的一样,明官窑和那美术馆的一样,玉石器和英国收藏的一样,青铜器和日本收藏的一样。别人好意劝说,质问东西存疑。就大发雷霆直言别人不懂、嫉妒、诋毁自己的成就。以后有所感悟,发现自藏品的蹊跷,也不愿意承认,殊不知自欺这会影响一个藏家的一生。
八戒;之八 戒自用,收藏的久了,见的东西多了,再有新手他人的夸赞。有些藏家就开始飘飘然。俨然大师风范,怀疑一切,肯定一切,自己所言皆为真理,自己所判皆是绝对。其它人的水平都不行,就自己的眼力高,什么学者、行家、专家都是草木偶人,皆不值一提。这种心态对藏家而言绝不可取。一个优秀的藏家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标准,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有坚持主见的决心与能力,也要有力排众议的魄力,但是一个优秀的藏家也不能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一切藏品的判定要以事实为根据,理论为支撑,实践为标尺,含糊不得,妄言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智
九智;一者法智,知法,懂法,什么可以收藏,什么不可以收藏,知道尺度,学习法规才会少去很多的麻烦。并非是自己搞一个某某收藏协会会员的帽子,就可以去倒卖文物,破坏遗迹。收藏,一切当以法为先,所以法智,为第一智。
九智;二者义智,有情意知道和明白自己收藏的目的,搞清楚自己的收藏是为自己、为后人、为历史、为社会,还是为钱。明白是最好。
九智;三者时智,收藏懂得时机、时间,那收藏就会事半功倍。
九智;四者平智,保持收藏中的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将收藏放于平淡,才会领略到收藏的神奇!
九智;五者明智,心明肚亮,神志清明,就会发现很多收藏中的不适之处,知道躲开规避收藏中所遇到的风险。
九智;六者众智,理解收藏是一种群体的文化活动,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圈子,要明白众人拾材火焰高,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各得所好。
九智;七者根智,一切皆有根,收藏的根,就在于学养的培育,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了这方面不断的提高你收藏就会无往而不利。
九智;八者自省智,一个收藏爱好者,要自知,明白自己的长处,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扬长避短,这样你的收藏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九智;九者知足智,对收藏爱好者而言,一切藏品的获得都是没有足尽的。所以知足者长乐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万物不可强求。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收藏此道永远都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每个藏家都应该知道勤勉谦恭,在收藏这条路上,我、你、他,皆如蝼蚁望苍穹,渺小到不能再渺小了。只有让自己从最简单的攒于藏,升华为对历史、美学的理解和研究,让自己的收藏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这才是一个藏家要做的。
望野 于甲申年 一月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砂壶的保养

紫砂壶是喝茶人的珍宝,但要使紫砂壶表现出真正的个性,就要有正确的养壶方法,泡壶是最好的养壶方法,具体可分以下六点: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2、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实实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4、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销销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
  5、使用完毕要清理晾干。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吸收。 按这六步养亮的壶,虽养成的速度较慢,但亮度可经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气触摸。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壶茶法

1.小壶茶的泡茶方式,是茶道中常用的泡茶法。小壶茶法要求的层面比较多,地区间、个人间在作法、风格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2. 小壶茶的置茶量依茶叶外形松紧而定,非常膨松的茶,如清茶、白毫乌龙、叶形粗大的茶等等,放七、八分满;较紧结的茶,如揉成球状的乌龙茶、条形肥大且带绒毛的白毫银针、纤细膨松的绿茶等,放1/4壶;非常密实的茶,如剑片状的龙井、煎茶,针状的工夫红茶、玉露、眉茶,球状的珠茶,碎角状的细碎茶叶、切碎薰花的香片等,放1/5壶。
 3.浸泡的时间是随「置茶量」而定的,茶叶放得多,浸泡的时间要短,茶叶放得少,时间就要拉长。可以冲泡的次数也跟着变化,浸泡的时间短,可以多泡几次,浸泡的时间长,可以冲泡的次数一定减少。
  7.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约浸泡一分钟可以得出适当的浓度,第二道以後要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增减时间,以下是几项考虑的因素:
 a.揉捻成卷曲状的茶,到第二道、第三道才会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第四道以后才逐渐增加浸泡的时间。
 b.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後浓度增加已趋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c.重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的更多。
 d.细碎茶叶可溶物释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後各道的时间应增加的更多。
 e.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故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应增加愈多的时间。
8.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应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浸泡时间,细碎多者参考上条d款;紧压程度低者参考上条a款;紧压程度高者,茶叶因浸泡才逐渐松散,所以时间宜长,并依舒展程度调整之。
 9. 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颇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酌量缩短,若属二、三道,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需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10.练习时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汤,检测自己一壶茶泡了四、五道以后,茶汤浓度是否控制得稳定。后面几道茶汤的颜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现象,若是同样的汤色,滋味反而会显得不足。
 11.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能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映该种茶的真面目。二、三道以後,茶叶已被泡开,较无此顾虑。
 12.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以「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冲泡数道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於挤在壶内伸展不开,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若问为什么不脆脆放少一点?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13.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可以使用向前读秒的计时器,凭直觉判断容易有误差。但盯着计时器看,好等时间一到赶快把茶倒出,也显得太不可爱了,泡茶还要是用心,时钟只是辅助工具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壶里春秋 ☆陈镜雄

啜一口工夫茶,慢慢地细细地品,一股清香飘溢弥漫着,然后沉积在口中久久无法化去,沁入心脾。香,醇,这是好茶真味。
  我算得上大号茶客了吧。“从娘胎里开始饮茶”,给祖父当“茶童”,伺候红炭炉,扇火煎水,学会了施茶,奉茶于上辈们……小时候,记得祖父一天没茶喝就像缺了件什么事似的,茶炉整天烧着,泡茶是件乐事,三两朋友或邻里乡亲或远来宾客,他们边喝着茶边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地聊,我常常听得入了迷。那时的茶不上档次,福建的“乌龙色种一枝春”就是上品了。祖父却在其间调出了很好的茶汤来,究其实就这么乌龙加色种、色种加一枝春混合来着。印象最深是他将春茶和秋茶混合调出来的茶最好喝,用家乡的山茶,取春茶的香味,取来茶的醇厚,两者互补,相得益彰。
  祖父一有空闲就喜欢摆弄混茶的拿手戏。每次他拿出大包小包、锡罐瓷罐的,然后各掏出一些,比对着,拈量着,掺和着,再用纸包成一小包一小包,一小包就是一次的用量,末了就用一个铁盒子藏好盖严实,那样不会吸入异味……我很喜欢当祖父的帮手,因为他边干边唠叨些道理。
  “这混合茶是一种锻造,将一些一般的材料放在一起,配比合理,会成为好材料。好材料都是合成锻造出来的。”这个道理我是后来读化学才明白的。
  我问他春茶和秋茶混合在一起为什么那么好喝?他说:“春茶香味抢嘴,但飘飘然,一下子就没了;秋茶醇厚有喉底,但起味慢。两者合而为一,不就相得益彰吧?!就像人,有的急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的是慢性子,那可也误事,事情都是拖延不得的。如果这两者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多好啊!”……
  后来我也学会混合春茶和秋茶,我还干脆给这茶命名为“壶里春秋”就是它的香,它的醇,让人品出很多人生真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4-5-19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