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et官方网站论坛

veket

 找回密码
 要注册
搜索
楼主: dolphinyang

[分享] 绿茶简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安化松针
产于湖南省安化县。据文献记载,安化境内的芙蓉山、云台山,自宋代开始,茶树已经是“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了。清道光年间,原籍安化的总督陶澍所作《芙蓉江竹枝词》:“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采制茶叶的景观。所制“芙蓉青茶”和“云台云雾”两茶,曾被列为贡品。但几经历变,采制方法业已失传。
1959年,安化茶叶试验场派出科技人员和工人,分赴芙蓉山和云台山,挖掘名茶遗产,并吸收国内外名茶采制特点,经历四年的试制、总结、提高、定型、终于创制出绿茶珍品—安化松针。
该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细直秀丽,翠绿匀整,宛如针松针;香气浓厚;滋味甜醇;茶汤清澈明亮;叶底匀嫩。形质俱佳,逗人喜爱。多次参加全国农产品展览和全国茶叶评比,均被列为中国名茶之一;1964年被征集出国展览,获得中外人士一致好评;1986年5月参加全国名茶评审,荣获商业部优质名茶称号; 1985年8月,日本丰茗理事会理事长松下智及爱知大学佐野副教授等,专程到安化参观访问,品尝“松针”之后,赞不绝口,尤其是该茶的香气,认为远超出被誉为日本绿茶珠的玉露茶。
安化针的原料采摘极为讲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加工工艺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拣剔八道工序。
安化松针的精细塑造,巧在整形工序,这是形成松针直秀形状的关键工序。首先将炒坯放在特制的揉盒内,盒下生火,盒面温度保持50—60℃,每次投一锅炒坯。整形方法为,两手带茶,左右回转推动,用力均匀。边搓边抖,把茶条搓直。在搓茶过程中,手掌与手指齐用力,茶条在掌中回转,从手上下挤出,伸直成条,散落盒内,待手中茶条搓散完,再重复进行,整个整形过程,历时约40分钟,使之条索细长紧直如松针,并显白毫,即为适度。然后进行干燥和拣剔,即可收藏。
近年来,为了晋及名茶多出产品,在确保松针特级和松针一号的同时,还采用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加工成安化松针二号,价廉物美,更受消费者欢迎。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18、婺源茗眉
    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海县。这里是江西省主要绿茶产区之一。特别是海拔1000余米的鄣公山,地势高峻,峰恋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支雾不绝,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婺源历来产茶以量多、质优而著称;当时婺源隶属安徽省,闻名中外的“屯绿”,部分产品就产在婺源。
    婺源茗眉是以上梅州茶树良种和本地大叶种的鲜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该品种芽叶肥壮,满披白毫,产量高,芽叶萌发早而匀齐,含有效成份丰富。受到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创制的当年(1958年),就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1981年又被列为全国优质名茶;1982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 1986年又被评为商业部优质名茶,并用此茶为原料管窨制茉莉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
    婺源茗眉的鲜叶要求严格。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无病虫害的芽叶,忌采紫色芽叶,要求在睛天雾散后采,保持叶表无露水;要细心提采,不用指甲掐采,以免红蒂。
加工工艺十分细致,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六道工序。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独物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将锅温保持90℃左右,投叶约1公斤,四指并拢,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利用腕力和臂力将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两手捧茶轻轻搓条和抖散,周而复始,炒至六成干,白毫显露出锅,用烘笼烘干即可。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优越,茶树品种良好,采制精细,成茶品质甚优。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高,鲜浓持久;滋味鲜美爽甘醇,为其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高桥银峰
   高桥银峰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于1957年创制成功的。品质优良,享誉全国。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微卷曲,匀净,满披茸毛,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汤色清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郭沫若先生于1964年品尝高桥银峰后,赞不绝口,旋即赋诗一首:、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钉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郭老赞美“银峰”可与著名绿茶“双井”、“紫笋”媲美;饮后令人精神兴奋,明目醒脑,心旷神怡,春意盎然。
高桥银峰的产地高桥,居于湖南长沙东郊玉皇峰下,这里山丘叠翠,河湖掩映,云雾弥漫,景色宜人。弥谷披岗的茶园,采用科学管理培育,并有丰富多彩的茶树良种,芽叶壮实,内含物质丰富。加上精湛的制茶工艺,形成了高桥银峰的独特风格。荣获1985年农牧渔业部优质名茶奖。
  制作银峰的鲜叶,采自早生良种茶种,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严格要求芽叶长短、肥瘦、色泽深浅均匀一致,每个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每100个芽叶重量控制在7.5—9.5克。鲜叶采回后,薄摊在洁净的篾盘内,放在通风阴凉之处,使部分水分散失、含水量达70%左右的付制。整个加工工艺分: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条、提毫、摊凉、烘焙共八道工序。
杀青在平锅内进行,采用高温老杀,减重为30—35%;出锅的杀青叶,用务蔑盘簸扬10—15次,使叶间水气散失和除去碎片;初揉仅是使茶叶初步成条,便于以后做条;初揉后的初干,也是为做条创造条件。高桥银锋的外形,在很大程度上是“做条”工序中形成的,其操作方法是,在平锅中,手握茶叶于手心,运用掌力,回转搓揉,并随时抖散团块,直到茶条紧结,茶坯含水量在20%左右时为止,然后改变手法,进行提毫,稍经摊凉,进行烘焙,至茶叶含水量在5—6%为适度。高桥银峰采用先炒后烘的工艺,保持了白毫和芽叶完整,以及叶色、汤色的鲜绿明亮。干燥后的茶叶,用牛皮纸包成小包,放置生石灰缸中贮放,防止受潮变质。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21、午子仙毫
午子仙毫产于陕西省西乡县的午子山一带。这里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地区东部,北阻秦岭,南塞巴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000—1500毫米,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之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这里产茶历史悠久,据《西乡县志》记载,西乡产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历史上曾有:“男废耕,女废织,其民昼夜不制茶不休之举”的记载。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西乡在明初是朝廷“以茶易马”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午子仙毫于1984年开始创制,经两年努力,获得成功。经有关专家审评,获得一致好评,并于1985年被选送全国优质产品展评会上展出,受到普遍赞誉。
该茶为半烘炒条形绿茶,鲜叶要求严格,制作精湛。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经摊放、杀青、揉捻、初干、做形、烘焙六道工序而成。、
午子仙毫由于产自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采制精细,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其状似兰花,色泽翠绿鲜润,白毫满披;香气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叶底芽匀嫩成朵,十分美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22、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信阳产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一般高达800米以上,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多。清乾隆年间有人道:“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长伴山中客。”这里还有豫南第一泉“黑龙潭”和“白龙潭”,景色奇丽,诗人赞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泉。溅茶飞雾雪,喧石向睛天。直讶银河泻,遥疑玉洞开:。这缕缕之雾滋生润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
欲知毛尖独特风格,须知细采巧烘炒。采摘是制好毛尖的第一关。一般自四月中、下旬开采,分20—25批次采,每隔2—3天巡回采一次。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特级和一级毛尖;一芽二三叶制2—3级毛尖。芽叶采下,分级验收,分级摊放,分别炒制。
鲜叶经适当摊放后,进行炒制。分生锅和熟锅两次炒。炒生锅的主要作用是杀青并轻揉。鲜叶投入斜锅中,每次投叶750克,用竹茅扎成束的扫把,有节秦地挑动翻炒。经3—4分钟,叶变软时,用扫把未端扫拢叶子,在锅中呈弧形地团团抖动,使叶子初步成条。炒熟锅是用扫把呈弧形来回抖动,予以紧紧和理条,使茶叶外形达到紧、细、直、光。然后将茶叶摊放在焙笼上,约经半小时,再放到坑灶上烘焙。
信阳毛尖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名优质奖状;1959年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再次被评为国家、部级优质名茶;1985年被选送到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会展出。销往国内20个省区以及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深受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veket官方网站论坛,veketx官方网站论坛,微器人 ( 粤ICP备 11052856 )

GMT+8, 2025-5-9 15: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